他,一名普通的中學體育老師。
每天凌晨3點30分的鬧鐘準時響起,他簡單洗漱之后,就開著那輛破舊的中巴車去三個地方接孩子們到學校進行體能訓練。訓練完畢,他和孩子們一起吃早飯,然后又開車挨個把孩子們送到鞍山的小學、初中、高中去上課。每每在進校門的那一刻,孩子們總習慣性地給他一個燦爛的微笑,“爸爸,再見!”
是的,他們喊他“爸爸”,而不是老師,迄今為止,他已經有46個“孩子”,卻還是單身。柏劍自身條件不錯,先后談過三段戀愛,女友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別再收養孩子!柏劍口頭上答應著,可是每當他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時,他又忍不住違背了自己的承諾。
有人勸過他,有人笑過他,這樣做值得嗎?殊不知,柏劍有著一份特殊的經歷。
他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家里非常貧窮。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徒步走10里路去上學,中午自然不能回家吃飯。而小柏劍也從來沒有帶過午飯,他都是在臨近的叔叔、嬸嬸家里蹭飯,雖說沒有什么雞鴨魚肉,可每次都能吃得飽飽的。柏劍就是這樣靠鄉里鄉親的接濟,考上了大學,成為全縣有史以來的第二個大學生。
柏劍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這片土地養育了他,他就一定要為它做點什么。
1996年,柏劍剛參加工作,就遇到了因父母離異而無人管的小浩。他把小浩留在了自己身邊,和他同吃同住。精神極度空虛的小浩迷上了上網,經常逃課去網吧。柏劍一個網吧一個網吧地找,靜下心來和他談了很多,每次小浩都保證不再上網,可是,他又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直到有一天,柏劍發現自己攢的1000元錢不翼而飛,小浩也無影無蹤,柏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連續找了兩天后,柏劍終于在一家網吧找到了小浩,他卻矢口否認拿錢。上網、拿錢、說謊、屢教不改……柏劍傷心至極。第二天,他的嗓子腫得說不出話來,卻連買藥的錢都沒有了。兩個人連續吃了三天饅頭和咸菜,加之勞累過度,柏劍一邊吃一邊咳嗽,咳得厲害了,竟咳出了血。一旁的小浩看在眼里,再也忍不住,撲在了柏劍的懷里,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就這樣,日子平靜地過著。在柏劍的教導下,小浩的學習突飛猛進,柏劍所任教的體育課他更是積極分子,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個有陽光的午后,當柏劍走進門后,小浩早已準備好了晚飯,他親切地喊了一聲:“爸,你回來了。”這一聲稱呼,讓未婚的柏劍肩負起了一個更需責任的身份——“爸爸”。
從那以后,柏劍的孩子越來越多,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收養了包括兩名非洲孩子在內因為貧困、離異、殘疾而無人照顧的46個孩子。
柏劍從不曾抱怨生活,在孩子們的眼中,他是一個“陽光爸爸”,大家很少看到爸爸會因為什么事愁眉苦臉。他總是日復一日地帶著大家訓練,然后送他們去吃飯,每天也都會接送他們上學。每當到了交學費的時候,大家知道家里孩子多,經濟困難,都不好意思跟爸爸張口,可等第二天一早,孩子們總能從書包里找到爸爸偷偷放進去的學費。爸爸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們,不光給了他們父愛,還給了他們一份“母愛”。
孩子們也都非常爭氣,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8人上了大學,7人正讀大學。2005年是柏劍最興奮也是最犯難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有5個孩子同時考上了大學,在慶祝的同時,學費問題讓柏劍一宿一宿地睡不著覺,可是在孩子們面前他從不愿意掉一滴眼淚。最終,柏劍把自己的住房抵押貸款才解決了孩子們的學費。
為了讓孩子們生活得更好,柏劍的父母和兩個姐姐、姐夫也都來幫忙照顧他們,讓柏劍更加堅定了把“爸爸”當到底的決心。
2013年10月18日,柏劍和他的34個孩子站在了《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上,他們的夢想是:有一座能讓他們全家一起住的房子。
柏劍的孩子們還瞞著爸爸寫了一份征婚啟事:
爸爸柏劍今年41歲,身體健康,工作穩定,長相良好,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是一個典型的高窮帥。爸爸是一個很勤勞的人,他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并且給我們40多個孩子創造了溫暖的生活。你不用擔心我們幾十個孩子會成為你們的負擔,相反,如果嫁給我爸爸,會有40多個孩子照顧你們,為你們洗衣服、做飯和做其他事情,會讓你們輕松愉快地度過每一天。我們慢慢長大了,等以后上了大學,賺了錢,會給你們買大大的房子,會帶你們去世界各地旅游,我們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的。在這個特殊的大家庭里,受爸爸的影響,我們很和諧、很勇敢,如果有喜歡我爸爸的阿姨,就趕緊聯系我爸爸吧。
這一份特殊的征婚啟事,令在場的所有人無不落淚,一直從容的柏劍也禁不住潸然淚下。這份感動最終征服了所有人,在場的嘉賓紛紛表示要幫助他們,他們以300票的全票打破了《中國夢想秀》開播以來的記錄。
用周立波的一句話說就是,自始至終柏劍和孩子們沒有卑躬屈膝,而是向大家傳遞著一種正能量,感謝你們愿意接受我們的幫助。
柏劍和他的46個孩子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大愛無邊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像春雨,溫潤著我們每個人的心田。無論身處怎樣平庸與罅隙的困境里,都可以以最美好的姿態,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