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質量具有影響因素多、質量波動大、質量變異大、質量隱蔽性和終檢局限大的特點。因此,必須重視和加強市政工程現場施工中的工程質量控制。本文從人員、材料、施工方法、機械設備、施工環境等方面探討了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策略。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建設日益白熱化,城市的市政工程規模也越來越大。作為城市經濟社會運行載體的市政設施,是城市有序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骨架,它與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而且在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產業結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直接為人民生產生活服務的市政設施,它的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市能否正常運轉、人民生活秩序能否正常維持,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加強市政工程施工質量,規范市政工程建設體制勢在必行。
近年來,雖然市政工程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工程質量問題卻層出不窮,重大的施工質量事故也時常發生,不僅造成了重大損失和安全隱患,而且對社會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本文從施工質量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出發,主要從人、機、料、法和環境五個方面論述了質量控制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難點及存在的問題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在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給整個工程帶來很嚴重的后果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質量控制難點和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通常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場地很難實現交通封閉,因此供其施工作業面狹窄,使得質量管理工作比其他工程項目更為零散、量大、連續性差。加上諸如電力、電信、有線電視、供熱、煤氣、給水、排污管道等各種管線相互交織、彼此干擾,使得原本狹窄的場地顯得更為擁擠,一旦某些管線的位置不清楚,施工時極有可能把其挖斷,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并可能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不僅會給道路工程進度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增加額外的投資費用,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難度。
(2)一般來說,市政道路工程對城市的日常生活干擾十分大,為了減少干擾,必須嚴格要求施工周期,在實際工程中施工周期只能提前不準推后,導致施工單位往往根據工期,倒排進度計劃,因此對質量控制缺乏周密性,無形之中提高了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難度。
(3)市政道路工程容易受施工現場地質條件的影響,如遇施工現場地下水位高,土質差,就需要采取井點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條件,才能組織溝槽的開挖,方能保證正常施工,增加了質量控制難度。
(4)市政道路工程的業主多為政府主管部門,因為涉及政府年度工作成績,常常會出現領導干預工程、違規操作、缺乏市場規范化管理。臨時成立的指揮機構人員部分來源于所屬的工程承包單位,甚至業主、設計與承包單位為一家的現象,其施工質量很難保證。
(5)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人是決定工程成敗的關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業的大部分都是農民工。他們能吃苦耐勞,要求也不高,但是他們缺乏專業技術訓練、專業技能培訓、缺乏質量安全意識、缺乏對自身權利的保護意識,也缺乏對市政工程施工工藝的掌握,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的難度。
(6)施工過程中違反《建筑法》的轉包現象比較普遍,導致工程質量嚴重下降;施工不規范,不按要求施工,質量管理意識單薄,水平低,管理素質不高,質量體系不健全,安全責任制度不完善。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質量通病
2.1 路基及土方工程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有:路基局部沉陷、邊坡滑塌、路提失穩、基底壓實度達不到標準、路基彈簧、路床積水。挖方工程中出現土方坍塌、側移、下陷、超挖、擾動、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標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實、表層不平整、不均勻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
2.2 混凝土板塊裂縫
由于養生不夠,表層風干收縮,產生網狀、淺而細的發絲裂紋;由于角隅處基層接觸面積較小,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大,基層相對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撐,角隅處便產生局部裂紋;切縫時間過遲,造成收縮裂縫和開放交通后路面基層有下沉致使板塊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誤或原材料問題產生裂縫。有荷載型裂縫;溫度裂縫;反射裂縫;沉降裂縫。
四.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 做好施工設計方案
設計本身要規范,符合標準規范的規定、結構方案要合理、計算準確。設計時要綜合考慮與給排水、熱力、電力、燃氣、通信等管線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避免施工過程中發生大幅調整路線、管線布置沖突、道路剛竣工就破路埋管等現象。
3.2 提高人員素質
應健全崗位責任制,改善勞動條件,公平合理地激勵勞動熱情。提高人的質量意識,形成人人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心理狀態。加強專業培訓與考核,進行必要的人員資格、技術水平認證。
3.3 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有效地搞好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首先依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文件和本合同內容,制定嚴密的質量管理工作細則,從而使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其次嚴格按照施工程序辦事,對每道工序,每個結構層次,每一關鍵部位進行全方位監控。堅持科學儀器檢測,嚴格以數據說話,不憑經驗辦事。在質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必須設立試驗室,進行獨立試驗、檢測,對施工單位的檢測數據按核定頻率進行抽檢、復檢,為提高效率,節省費用,有時也可派施工管理人員對施工單位的試驗和檢測過程進行全過程旁站監督。
3.4 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路基及溝槽的中線、邊線必須經復測合格,水準標高放到現場并經復驗,方準予施工開挖。挖土過程中,嚴禁挖土機械在溝槽邊、支撐上行走、碾壓。挖出的土應及時裝車運走。控制基底超挖,特別防止超挖土處的回填土。
填筑前必須對基底進行清理。挖除雜草、樹根,清除表面有機土、種植土和垃圾,并對原基底進行壓實處理。填筑使應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作為填筑材料,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溝槽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的壓實厚度每層不應超過20cm。同一水平層應采用同類材料,不得混填。出現路基彈簧土時,應將彈簧部分挖出曬干后再回填。
路基邊坡應同路基一起全斷面分層填筑壓實。邊坡的銜接處應開挖臺階,坡頂、坡腳要開好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過程中不能太快,要控制填筑速度。回填土中嚴禁夾雜大塊干土(>50mm)和建筑垃圾等雜物,并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層壓實。經檢測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層土,嚴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壓。
3.5 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的措施
混凝土攪拌之前,必須按設計配比各種材料的際用量,加強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根據施工條件的變化,在施工中對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應進行適當調節。拌制混凝土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質量監督與抽檢,保證混凝土強度的穩定性和均勻性。
在澆筑混凝土路面時,應將基層澆水濕透。混凝土如采用平板展搗時,展搗要均勻、到位,但防止過度震蕩,砂漿層厚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沿模板邊、接口邊的混凝土要灌實,先用插入式振搗器仔細振搗,再用平板式振搗器振實。振搗時振動棒不要碰扭鋼筋、模板、預埋件等。嚴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時間,一般在抗壓強度達到10MPa 左右即可切割,以邊口切割整齊,無碎裂為度,盡可能及早進行。如果連續澆筑很長,鋸縫設備不足時,可在1/2 長度處先鋸,之后再分段鋸。混凝土路面澆筑完成后,要及時用潮濕材料(麻袋)覆蓋,澆水養護,粗蓋養護不少于14 天,防止強風和曝曬。對于處在人多、運料等通道處的混凝土陽角,拆模后要用角鋼等保護好,以免碰損。
四、結語
市政工程質量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體現,代表著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效果。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進行長期的、大量的工程建設,以什么質量的工程交付使用,以怎樣的行業管理和市場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是全社會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是工程建設中一定要認真貫徹的重要方針。因此,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水平,將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因為,我們每一位施工技術人員必須認清責任、對歷史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高度重視工程質量,為城市的發展一份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