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近期國家又大力提倡經濟適用房和保障房的建設,新的住宅和住宅小區不斷涌現。隨著生活水平和認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宅有著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住宅建筑設計中存在種種問題,難以達到居住人群的滿意。因此,設計師要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住戶的心態及需求,合理安排、精心設計、統籌考慮,改進不足和劣勢,優化設計出合理、適用、經濟的住宅,與市場需求相適應,滿足人們對住宅建筑的要求。
關鍵詞:現代住宅;建筑設計問題;優化
1.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1.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住宅建筑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供居民居住,所以在進行住宅建筑設計時,最主要的設計原則就是堅持以人為本。設計者應當充分考慮到居住者的生活需求,通過親身體驗,并規范設計出讓居住者舒適的居住環境。從居住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盡量做到小區的智能化,讓居住者真正感覺到舒適方便溫馨的生活環境。
1.2關愛老年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邁入了老齡化社會,相關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出行習慣,老年人的人性化設計也需納入設計思路之中。比如:安裝必要的扶手報警裝置,尤其是進行衛生間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到便捷與安全,防止老年人因設計或生理上的問題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1.3注重住宅設計中的細節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作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應當有周全的設計思想,把握大局,深入細節。由于客廳是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所以在設計時應該留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采光通風,設計廚房時,應該盡量遵循美觀、實用、整體等設計原則,讓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省時省力。
2.住宅建筑設計中的主要問題分析
2.1采用錯層式問題
對于面積較小的住宅應該盡量的避免使用錯層,因為錯層會因為踏板的設計而浪費掉一定的空間面積,而且還會使本來就小的住宅空間顯得更加局促。此外在地震區避免使用錯層,在建筑規范中提到,對于地震區的住宅,為了保證建筑的結構穩定,對建筑的設計要盡量采用對稱結構,避免不規則布局。
2.2小面積住宅選擇躍層設計
在我國現存的大部分高層住宅設計中,躍層設計越來越普遍。通常來講,躍層一般在獨門獨院的一層住宅中較為常見。而在高層建筑中采用躍層設計大多是為了追求改變和新穎,并沒有其實質上的功能需求。樓梯是連接不同樓層之間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躍層設計基本上可以滿足居住者的使用需要。在高層住宅中設置帶樓梯的躍層,樓梯設計往往較為陡峭,而且步寬尺寸不夠,給居住者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尤其不利于老年人和兒童的使用。此外,樓梯還將占用一定的使用面積,在面積不大的套型中不太適合。
2.3廚房和衛生間問題
廚衛建筑設計應充分考慮廚衛的功能流線,才能合理安排灶具、操作臺、潔具、衛浴等布置,應考慮放置現代化家電設備及裝修后的使用效果和外觀效果,避免功能流線不暢,操作臺面不夠,設備擁擠等問題。這也是對設計師關于住宅細節設計的考量。此外對于小面積住宅,應考慮洗衣機的擺放位置。
廚衛管線布置缺乏協調。由于目前國家在廚、衛管線布局等方面沒有嚴格的統一標準,造成各工種各自為政,各種管道的配置任意性大,各專業過分強調本身的特點,而不是服從使用功能,考慮放置設備及裝修的要求。特別是煤氣管任意穿行廚房,造成廚房布置櫥柜困難。
2.4住宅外觀“歐式”成風
一些地區住宅外觀“歐式”成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抄襲成風,住宅設計存在“克隆”,當前的住宅設計是“大城市克隆外國、小城市克隆大城市,村鎮克隆城市”,不考慮“因地制宜”,不講是否適用,不顧及經濟條件,不追求個性特色。
(2)包裝重于功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造型的時髦、新潮上,而忽視住宅使用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3.優化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的建議
3.1戶型多元化、環境整體化、空間創新化
現代住宅設計要以市場為核心,從消費者的心理、市場需求和消費文化出發,精心設計,在設計前期就要充分考慮到定位、質量、價格、銷售等因素。
其一,戶型多元化設計,以多元化的戶型來適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住房需求,并能以靈活的戶型結構適應因消費者家庭階段性改變所導致的布局調整,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分配住宅戶型,降低樓電梯服務數,盡量減少戶間干擾,力求每戶都有良好的朝向、景觀及通風的環境。其二,環境整體設計,設計師必需遵循從城市空間設計的整體角度來考慮建筑設計,尤其是要注意新的建筑不應對周邊環境帶來噪音污染、日照、交通及城市輪廓線等諸方面的不利影響,并要崇尚環保型、生態型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景觀、地形優勢,創造條件使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得到到動和溝通,重視節能、節地、節水的措施,建立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綠化系統,充分發揮植物改善環境的生態功能。其三,空間創新設計,現代住宅設計中應增多共享空間,在擁有園林庭院、集中綠化、架空層、會所外,可設計空中庭院,使住戶可以直接感受鄰里相親的人情味和室外的自然景觀。
3.2廚、衛布局完善合理
衛生間應隨套型面積的擴大而相應增加,一般衛生間會有洗臉盆、浴缸、馬桶等,盥洗室分設后,上部空間可設吊柜,也可與廚房入口結合,留出一個完整的墻面作為用餐空間。廚房要有一定的使用面積,形狀和尺寸也應適合布置設備及操作,廚房的臺面可根據洗、切、燒的操作過程,呈H型及L型模式布置,并要求有足夠長的臺面能置放微波爐和電飯煲等家電。
3.3套型的功能空間分離,劃分不同的平面布局
合理的分室標準要求是工作同學習空間獨立,食寢分離,居寢分離。把家庭生活空間分為公共區和私密區,按公私分離原則進行生活行為單元組合設計。將用餐功能和臥室分離,起居功能與臥室分離,在面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最好優先考慮設置專用的餐廳。
平面布局要具有多元性、差異性和變異性。因為居住者的層次不同,家施結構各異,價值取向和審美意向也就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時期對空間的使用也有不同的選擇與要求,因此,在設計時,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適應這種差異性和變異性,并能提供豐富多彩的套型平面,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3.4崇尚生態型、環保型的環境設計理念
在總體規劃滿足住宅日照、朝向和安全的基本要求下,設計師應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地形、景觀優勢等,并創造條件使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得到溝通和互動。應指出居住小區的生態環境包括空氣環境、水環境、綠化環境和聲環境等多方面。設計師要注意對小區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源,如廚房油煙排放、汽車庫廢氣、垃圾房等進行合理控制;要重視節地、節能、節水的措施和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要發揮植物改善環境的生態功能并建立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綠化系統。
4.結語
建筑師在設計中要從現代住宅建筑的發展需求出發,也應當本著建筑為自己所使用的設計原則。在建筑住宅的設計當中,要合理的設計好臥室、餐廳、廚房以及公共衛生間等功能室的位置。同時還要注重功能室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且營造出比較適用的、更加有利于工作、學習以及休息的人文居住環境。只有適應時代潮流而設計出的住宅建筑,才能真正滿足現在人們對于住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云峰.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問題與趨勢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4).
[2]王輝,吳龍洙.建筑設計方法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1(02).
[3]常純芳;《建筑設計管理》與管理[J];建筑設計管理;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