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在建筑施工行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初具了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和矛盾的水平,在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我國建筑業出爐的一批一批規模大、結構牢、水平精湛的建筑物中,足以窺見我國建筑行業技術發展的進步,本文主要來探討建筑施工行業技術研究。
關鍵詞:施工技術 應用 措施
1.傳統的建筑行業施工技術
在建筑行業中,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主要有樁基技術和基坑支護技術兩種,下面我們分別來看。
1.1 樁基技術應用樁基技術作為我國建筑施工行業的一種傳統技術,在建筑施工行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樁基技術主要有預制樁和灌注樁兩種。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預制樁技術產生的噪音較為嚴重,所以,預制樁的使用范圍較為狹小。最常用的樁基技術是灌注樁技術。灌注樁技術施工方式較為靈活,不但可以自行設計樁長、樁徑以及數量,而且可以滿足不同地質地貌的施工。在我國建筑行業中,其使用范圍比較廣,利用率比較高,但是灌注樁技術由于受自身樁徑和樁攀的限制,其使用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克服此種缺陷主要運用樁側后注漿技術和樁底注漿技術。
1.2 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層建筑物的不斷增多,基坑支護技術應用的較為廣泛,因為高層建筑中必須做好建筑深基礎的施工,否則,建筑物的質量很難保證。基層支護技術適應了這一要求,解決了高層建筑深基礎施工難度大這一問題。基層施工是一個復雜系統的整體工程,施工時要綜合考慮到擋土、防水、降土、挖土等多種因素,所以在施工時要綜合考慮施工技術、施工環境以及施工安全等各個方面。我國采用的基坑支護技術主要有逆作拱墻技術和土釘墻技術兩種。逆作拱墻技術主要適用于土壤較軟的地層,主要運用分層挖土的方法。土釘墻技術適用于低水位的非軟土層,實現在分層開挖基礎上的分層支護。
2.建筑行業施工新技術的引進
我國的建筑施工技術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很大進步,但其總體水平仍然比較低,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具體表現如下:缺乏技術創新,對技術的創新力度不夠。由于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加上傳統思想的影響,許多新技術不被引進,沒有引起建筑行業足夠的重視,導致建筑施工行業技術創新緩慢或缺乏技術創新。企業缺乏創新人才,加上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導致建筑行業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發展,各種新技術被不斷引進,譬如高強度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深基坑支護技術、鋼結構技術等等,下面我們來具體研究一下幾種建筑行業新技術。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個人占用的空間日益縮小,在這種情況下,高層建筑應運而生并得到了充分發展。高層建筑施工主要以鋼筋混凝土結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為主。清水混凝土技術作為建筑行業的一門新技術將原始澆筑面直接作為裝飾性表面,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保持高層建筑的穩定性,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2.2 鋼纖維砼的施工技術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品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的藝術感覺越來越重視。為了滿足人們對建筑藝術效果的需求,在建筑行業中引進了鋼纖維砼的施工技術。鋼纖維砼的施工技術通過在普通砼中摻入適量鋼纖維,兩種原料拌合而成的一種復合材料,不僅增強了砼構件的抗裂能力、抗剪能力,而且克服了砼抗拉強度低的缺點,增強砼的耐延性。此外,鋼纖維砼具有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抗沖擊能力很強,所以利用鋼纖維砼的施工技術建設出來的高層建筑不但質量可靠,而且具有很好的平面感和立體感,給人們一種視覺沖擊力,滿足了人們對藝術效果的追求。
2.3 防水材料的施工技術科學技術和建筑行業的發展使得防水材料的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隨著防水施工向冷作業方向發展,防水材料中出現了許多高效彈性材料,譬如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以及密封膏等等,這些材料運用于建筑施工,使得建筑施工的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建筑防水技術分為對屋面的防水和對墻外的防水兩種。對屋面的防水會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施工,這種技術關鍵在于做好基層、板縫以及節點處理。涂料時一定要做到仔細認真、涂抹方向要做到相互垂直;對于墻外防水一般采用加氣砼磚墻施工技術。兩種技術綜合運用,提高了我國建筑施工水平,有效預防了水滲漏以及裂縫等公害的出現。
3 實施新技術示范工程主要措施
3..1 組織措施
新技術示范工程實施采取4 級管理體系,公司、分公司、項目部、作業班組。公司、分公司、項目部3 級成立新技術示范工程領導小組,公司技術負責人任組長負責申報、驗收及總體籌劃。分公司技術負責人指導、監督實施效果,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負責各項目標計劃的實施過程及質量監控。施工隊伍由專業施工班組組成,如基坑支護專業組、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專業組、粗鋼筋連接專業組、整體腳手架、大模板專業組、陶粒砌塊墻砌筑專業組、結構安裝專業組。專業工長負責分項新技術實施,項目部技術質量管理人員核驗實施效果。
1.2.2 管理措施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 項目技術負責人直接管理的現場新技術推廣應用領導小組, 編制科技示范工作總體策劃, 各分部、分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分目標,分別落實到具體工種負責人、班組長、技術工人, 建立了“目標責任制”和“質量責任制”,實行有組織、有領導的管理責任體系。制定“圖紙會審制”、“專項方案審批制”、“分級交底制”、“三令制”“三檢制”、“隱預檢制”、“掛牌制”、“樣板引路制”、“主材雙控制”、“分部分項聯合驗收制”、“科技示范工程資料管理規定”等制度,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到位、控制有力、驗收嚴格,確保新技術推廣應用按計劃得以圓滿完成。
1.2.3 技術措施
對新技術推廣應用分部分項進行嚴格監督和控制。建立質量控制點,對施工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加強預控,編制專項方案和作業指導書。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對操作班組及工人是陌生的,為使技術、工藝不走樣, 必須抓好技術交底尤其現場示范交底,讓工長、班組長、操作人員掌握原理,正確操作是成功的關鍵。
4 加強企業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業技術開發能力
(1)強化科技管理, 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術管理制度。要認真貫徹國家和建設部新近頒發的有關推進科技進步的政策和文件, 并提出實施意見, 定期檢查落實。
(2)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業技術進步領導體系, 強化企業實行以經理及其領導下的總工程師為首和企業內部各層次分級管理的技術進步責任制。
(3)加強技術基礎設施建設, 有條件的企業要逐步建立健全科技開發機構, 充實實驗、檢測手段, 增強科技開發和推廣應用新技術的能力, 條件成熟時建立技術開發中心, 或者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等聯合組建企業技術中心, 增強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建立科技開發專項基金, 每年從營業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資金, 用于支持重大科技項目開發、技術推廣和成果獎勵。
(4) 企業技術開發機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以質量為中心,加強新技術的開發,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吸收, 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和技術改造工作, 逐步形成企業自身的技術優勢, 逐步成為技術開發、技術創新的主體。
5. 結語
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競爭性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內在動力和源泉。建筑施工是建筑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所以,任何一個建筑企業都要從自身的優勢出發,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發,不斷研發創新建筑行業施工技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