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根據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就現代園林景觀的建設領域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闡明鄉土植物對我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性,并重點分析了兩者之間的聯系,為同行提供一個參考,希望起到借鑒的效果。
關鍵詞:鄉土植物;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概念;應用原則;
前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們的生活環境卻遠遠達不到人們的要求,大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重視生態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尤其是注重鄉土植物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營造景觀文化的本土化、實現園林文化多樣性,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能突出城市特有的品牌文化效應,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本文著重分析了鄉土植物的概念和特點,并結合具體的鄉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指出了應用原則。
一、鄉土植物的概念與特點
(1)鄉土植物概念
鄉土植物指的就是家鄉本土的植物,這些植物在某一特定區域經過長時間的進化和改變之后,最終形成的植物。這種植物是經過自然選擇之后的產物,因此對于產生區域有著高度的適應性。這樣的植物能夠在某地區大量出現,對該區域有很好的綠化效果,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綠色生活的需求。
(2)鄉土植物特點
鄉土植物由于長期的在當地生長,其對于當地的環境已經十分適應,這樣就能夠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同時對當地的綠化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鄉土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能夠對園林景觀建設有極大的幫助作用,讓園林景觀設計的利益實現最大化。首先,鄉土植物是千百年來地域發展的產物,其能夠較好地適應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環境,從而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在植物種植方面的投資,并且鄉土植物適合當地環境生長,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園林設計的要求;其次,鄉土植物能夠及貼切的反映出當地的實際情況,鄉土植物的加入不僅能夠讓外來參觀者迅速了解該地區的植被特色,更能夠讓當地人產生親切感和歸屬感。從以上兩點中我們可以看出鄉土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特點,通過對這些特點的運用能夠更好的促進園林設計的發展。
二、鄉土植物與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原則
鄉土植物既能夠有效地對園林起到優化作用,同時也是某一區域特特征的展示,通過鄉土植物能夠更好的反映出某一地區的地域特征。鄉土植物不僅能夠被制造成一些優美的形式,為當地的綠化做出相應的貢獻,并且鄉土植物能夠良好的反映出當地的植被文化,這兩者都對地域性的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通過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觀
鄉土植物能夠形象的塑造地域性的景觀,讓地域的景觀更具有特點。例如:在北方,鄉土植物一般多為針葉樹或落葉闊葉樹等,針葉樹一般高大挺拔、四季常青,而落葉闊葉樹較針葉樹林較矮,四季變化明顯,有很強的季節性;在南方,鄉土植物一般多為常綠闊葉植物,這樣的植物四季常青、枝繁葉茂;對于熱帶地區來說,棕櫚科植物是其主要的鄉土植物,這種植物的造型千變萬化,樹干高聳挺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熱帶風情,所以棕櫚科植物是熱帶代表性的植物,一旦提到熱帶地區,人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棕櫚遍地的景色。
(2)通過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和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園林景觀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園林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從目前的現代園林設計中可以發現,當今的園林設計過分的強調形式,僅僅是將一些園林進行大幅度的修飾,而忽略了人們在精神方面的需要。我國的城市園林中,更多的是千篇一律的設計,缺乏地區的個性,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吸引當地的人們,讓人們對園林設計產生喜愛和依賴,這樣是對當地文化的極大的浪費。所以,對于園林設計我們需要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人需要的設計道路,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當地人對園林景觀產生歸屬感,這樣的園林設計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其最初的設計目的。
(3)鄉土植物文化能夠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人類從產生到現在,其一直都在與當地的植物生活在一起,隨著千百年來的發展,很多植物被賦予了更多人類的情感在里面。例如:我國北方的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竹代表著一種高貴的氣節,梅則象征著一些清新、灑脫的君子。在我國,經常用松、竹、梅這三種植物來形容高風亮節、灑脫飄逸的君子,這些植物都被賦予了人類的情感在其中。這些都體現出了鄉土植物中的文化內涵,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可以將這些文化內涵通過鄉土植物表現出來,通過植物文化內涵和園林設計的有機結合能夠讓園林設計更具有意境之美。例如:大連市的很多中心花壇,很多都是用鄉土植物構成的海波、浪花、海鷗,這樣充分的體現出大連海濱城市特點。
(4)鄉土植物能夠與詩歌結合、營造鄉土景觀
我國古代對于園林都有著特殊的喜愛,在古典文學中隨處可以找到他們的痕跡。例如:在蘇州的拙政園里的得真亭周圍種植著數顆黑松,這幾個黑松取義于《荀子》中的一句話:“桃李倩粲于一時,時至而后殺,至于松柏,經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變,可謂得其真矣”通過詩歌與鄉土植物的結合能夠有效地突出兩者的特點,讓這些植物更具有風土民情。
(5)鄉土植物景觀和設施景觀相結合表現文化性
鄉土植物文化性的表現除了需要鄉土植物本身之外,還需要對其他因素進行考慮,只有通過園林中各部分之間的良好配合才能夠讓園林大道理想的效果。在這其中,對于山石、庭院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關鍵。園林設計中不可能僅僅由植物的參與,更多的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如:荷花是我國生命活力的象征,其在生長時枝繁葉茂、花美葉青,而當荷葉枯萎時,生長在泥土里的藕仍然生機勃勃,這象征著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因此在園林設計中加入荷花的元素能夠很好地與鄉土植物形成呼應,讓園林效果更加的明顯。
(5)鄉土植物提煉出裝飾圖案的應用
通過鄉土植物能夠提煉出相關圖案,將這些圖案運用在園林設計中能夠加強園林文化性的展現。例如:在大明湖改建的過程中,堅持通過對園林改造,突出該地區的荷花文化。這樣讓大明湖在改建之后各景點的風景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各景區之間由于主題的明確而遙相呼應。在大明湖的主路的路旁擺設著眾多石雕,這些石雕上面都刻有一些有關荷花和荷葉的造型,此外,在石雕的底座刻成了盤旋的藕瓜,這樣不僅能夠讓人感受到石雕的穩固和結實,同樣也能夠凸顯主題,讓荷花的主題更加的明確。
(7)鄉土植物與自然景物的組合
我國的古典園林中特別注意與自然景物的結合,我國古代的園林之中處處能夠見到兩者的結合,通過兩者的結合能夠營造出相應的氛圍,讓園林更加的引人入勝。在大自然中的風吹、鳥鳴、日出、日落、高山、流水等等都能夠為園林營造出詩情畫意的背景。我國古代更有將松、竹、梅結合營造園林氛圍的方法。古代的文人騷客們喜歡通過松竹林來聽風聲,將抽象的風形象化,不僅增加了審美情趣,同時也將植物的性格進行了淋淋盡致的展現。構成了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一大妙境,還形成了中國人所特有的聽風文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植物形象、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觀,鄉土植物文化能夠創造出優美的意境。此外,鄉土植物能夠與詩歌結合、營造鄉土景觀,鄉土植物景觀和設施景觀相結合表現文化性,鄉土植物與自然景物的組合以及從鄉土植物提煉出裝飾圖案,這些都是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中的應用效果。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同時,還應結合遵循美學原理。但應先生態、后景觀的原則,根據需要結合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地域景觀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服務于人類。
參考文獻
[1]付璐,沈守云.鄉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9(02).
[2]秦春林.鄉土植物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優勢初探[J].廣西城鎮建設.2006(03).
[3]伊紅德.吳忠市城市園林綠化多元化的建設和管理體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