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房屋建筑功能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我們的房屋建筑功能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消耗一定量的能源來實現的。據統計,在整個社會能耗構成中,建筑能耗約占其中的三分之一,而由給水、排水、消防等設計內容構成的建筑給排水,其能耗則占了建筑能耗不小的一部分。因此,在這個背景下,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已日益地成為當前我國發展建設的主題。所以說,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施工,除了強調使用功能完善、環保衛生等要求外,還應重視節水、節能因素,要統籌考慮,避免水量和能源的浪費,降低投資和運行費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進能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诖?,本文通過剖析建筑給排水中節水措施的使用,結合事情情況,對我國建筑給排水的整體節水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在實際造作中可以提供相應的理論借鑒與指導,為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城市建筑;給水排水;節水;措施
前言:本文結合當前水資源缺乏的嚴峻形勢,立足于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在強調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的同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實現科學管理與對水資源節約的目的。具體如下:
一、建筑給排水中供水系統的設置
供水系統又稱供水設備,是為解決由于壓力不足,無法到達用戶用水高度或流量而專門研發設計的新型環保節能的專業設備。
(1)市政管網壓力充分利用
在《住宅建筑規范》中明確表示,給水系統必須充分利用市政管網壓力。建議: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設計節水系統。只有及時掌握準確可靠的市政管網水壓、供水量等信息,才能使得市政管網壓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2)高層建筑供水實行分區
為充分利用市政管網壓力,減少二次加壓的能量消耗,避免低樓層管網壓力過高等問題,合理進行豎向分區,采用并聯給水泵分區,盡量減少減壓閥的設置。
二、建筑給排水中供水設備的選用
(1)水泵—高位水箱聯合供水
高位水箱聯合供水是指水泵—水泵的吸水管直接與外網連接,外網水壓高時,由外網直接供水;外網水壓不足時,由水泵增壓供水,并利用高位水箱調節流量。由于水泵可以及時向水箱充水,水箱容積可大為減少,使水泵在高效率狀態下工作;當室外供水設備管網的水壓經常性低于或周期性低于建筑內部給水管網所需的水壓,而且建筑物內部用水又很不均勻時,可采用水泵、水箱聯合供水方式。這種設備管理方便,技術合理,供水可靠。
(2)無負壓新型供水設備
無負壓新型供水設備是通過微機控制變頻調速來實現恒壓供水,即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微機時刻市政管網和系統壓力,自動控制真空控制器及穩流補償器,抑制負壓的產生,從而充分利用市管網的壓力并保證用戶的用水壓力恒定。它的優點在于將氣壓罐供水和變頻調速水泵相結合,在用水高峰期,水泵在相應的工況下達到最大功率,滿足用戶用水需求,而在用水低峰期,變頻器可調節水泵工作頻率,并將壓力水儲備在氣壓罐內,當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泵停止工作,由壓力水供應用戶,即達到了節能的功效。
三、節水節能工具的選用
(1)優質閥門管材的選用
由于自來水中多加氯消毒,易造成鍍鋅鋼管生銹,水質受到污染,甚至在接頭處會出現滲水漏水的情況。應大力推廣使用鋁塑復合管、鋼塑復合管、不銹鋼管、銅管、pp-r鋼管、pe管等新型管材,既能保證用水衛生,又能避免水的浪費。
(2)節水型衛生和配水器具
推廣新型衛生器具、配水器具是充分響應國家提出的“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節流優先”原則的重要手段,設計中采用新型節水龍頭,如瓷芯節水龍頭、充氣水龍頭、紅外線感應龍頭、節水型馬桶等。
(3)水表及刷卡系統的合理使用
用水設備安裝水表等計量裝置,是節水的重要措施。在建筑給水系統入戶管道及建筑內部的主要用水點設置水表,并將其納入監控系統可有效的監督并控制用戶用水量,避免浪費現象的產生。設計者應根據業主、物業管理等的要求選擇合適的質量好的水表和建立刷卡用水系統。
四、建筑給排水中節水節能措施
(1)制定節水政策,增強公民的節水意識。
節約用水、合理用水是當前各級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應把它當作一個基本國策,建立合理的有利于節水的收費制度,引導居民節約用水、科學用水,提倡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積極采用分質供水,改進用水設備,采用循環用水與污水再生回用技術措施,逐步建立節水型社會。
(2)節水新技術的應用
如:真空節水技術的應用。為了保證衛生潔具及下水道的沖洗效果,可將真空技術運用于排水工程,用空氣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負壓產生的高速氣水混合物,快速將潔具內的污水、污物沖洗干凈,達到節約用水、排走污濁空氣的效果。一套完整的真空排水系統包括:帶真空閥和特制吸水裝置的潔具、密封管道、真空收集容器、真空泵、控制設備及管道等。真空泵在排水管道內產生40~50kPa的負壓,將污水抽吸到收集容器內,再由污水泵將收集的污水排到市政下水道。據有關數據統計,在各類建筑中采用真空技術,平均節水超過40%。若在辦公樓中使用,節水率可超過70%。
(3)水循環技術的應用——第二水資源所謂開發
開發第二水資源——中水。中水是指將生活污水作為水源,經過適當處理后作雜用水,其水質指標間于上水和下水之間的水。目前中水回用處理工藝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生物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膜處理法。中水處理的工藝流程主要取決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僅影響處理工藝的選擇,而且影響處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選擇十分關鍵;目前,我國主要以小區生活污水作為中水水源,所處理的中水主要用于澆花、沖廁、洗車等。當以小區生活污水作為中水水源時,一般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藝,具體如下:源水→水力篩→調節池→生化池→過濾池→消毒池→儲水,處理工藝設施可根據現場具體情況,設計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結構。另外當中水處理規模較小時,可采用一體化設備,如組裝式中水回用設備或者MBR生物膜反應器等,膜生物反應器又稱MBR生物反應器,是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工藝相結合而開發的新型系統。膜生物反應器從整體構造上來看,是由膜組件及生物反應器兩部分組成,應用于膜生物反應器廢水處理工藝中的膜是微濾膜或超濾膜,結構型式多采用中空纖維式、平板式等。據有關數據統計,在某酒店使用MBR處理系統的中水處理系統能力220噸,處理后的中水將直接用于酒店客房沖廁。中水系統成功投運后,每年可以節水6萬多噸
(4)熱水循環系統
熱水循環系統是一種能穩定提供熱水和熱源的裝置,以熱水循環泵為動力,采用熱水不斷循環的方式輸送熱水。開啟熱水裝置后,要獲得滿足使用溫度的熱水,要放掉部分冷水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中,由于冷水量的浪費,造成這種水流的浪費現象。若在設計中沒有考慮熱水循環系統多環路阻力的平衡,循環流量在靠近加熱設備的環路中出現短流,使遠離加熱設備的環路中水溫下降;熱水管網布置與計算不合理,導致混合配水裝置冷熱水的進水壓力相差懸殊,若冷水的壓力比熱水大,使用配水裝置時要出流許多冷水之后溫度才能達到正常,各種循環方式的節水效果,從好到壞依次是支管循環、立管循環、干管循環。在選擇循環方式時,集中熱水供應系統需綜合考慮節水效果與工程成本,根據建筑具體情況選用支管循環方式或立管循環方式,減少無效冷水的浪費。
(5)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將雨水收集起來,經過一定的設施和藥劑處理后,得到符合某種水質指標的水再利用的過程。處理后的雨水作為一種可以利用的水資源可以用于廁所沖洗、城市綠化、景觀用水以及其他適應中水水質標準的用水。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結構是,由導管把屋頂的雨水引人設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經沉積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雜用水蓄水池,經加氯消毒后送人中水道系統,為解決降塵和酸雨問題,一般將降雨前兩分鐘的雨水撇除。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展開了對雨水利用的研究,以節約水資源,減輕當地的用水和污水處理負擔。如德國,日本等國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設計了收集雨水的設施,將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小區綠化、洗車、廁所沖洗和冷卻水補給等,也可以經深度處理后供居民飲用。
結束語
總之,隨著小康社會的建設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筑業還會有更大地發展,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思的加強,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建筑給排水節能技術必須得到長足進步,來緩解能源短缺、缺水的大問題。
參考文獻
[1]付婉霞,曾雪華.建筑節水的技術對策分析[J].給水排水,2012,29(2):32-35.
[2]劉東心,高洋.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