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滲漏歷來是建筑工程的通病,嚴重影響到房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本文從屋面滲水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屋面防水施工三方面淺析鋼筋混凝土屋面防水技術。
關鍵詞:屋面 措施 鋼筋混凝土 防水
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分部工程,其施工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更關系到用戶對屋面防水及保溫隔熱等方面的使用功能要求。近年來,隨著成片小區的開發,屋面的滲漏問題,成為用戶投訴的熱點問題,而且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為此,筆者通過對目前屋面滲漏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控制屋面的滲漏問題。
一、建筑屋面滲水的主要原因分析
屋面防水出現滲漏的原因較多,但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平屋面坡度較小,若排水設計不當,如遇大雨,屋面極易因為排水不暢而形成表面局部積水,久之引起防水層損壞而滲漏;②屋面構造節點較多,封閉不嚴的可能性較大,如處理不當,常在這些部位發生滲漏;③一些防水材料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易老化變形,從而失去了防水作用;④混凝土屋面結構層因一年四季溫度應力變化引起的變形,從而導致防水層產生裂縫而引起滲漏。
二、通過以上原因分析,在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時應按照以下程序去控制施工過程
1.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組織圖紙會審,編制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措施。
2.屋面工程施工時,應嚴格按照 “三檢”制度,并做好檢查記錄。每道工序完成經自檢合格后報監理檢查驗收。未經監理驗收確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屋面工程防水層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防水專業隊伍施工。作業人員應持有當地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上崗證。
4.當下道工序或相鄰工程施工時,對已完成防水層施工的屋面部分應做好成品保護措施。
5.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等,應在防水層施工前安設完畢。屋面防水層施工后,不得在其上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
6.屋面的保溫層和防水層嚴禁在雨天、雪天及5級風以上的大風天氣時施工。施工環境氣溫應符合相關規定。
7.屋面施工中隱蔽工程較多,每個層次工序施工完成后,均應按隱蔽工程進行質量驗收,并應做好隱蔽驗收記錄。
8.工程完工后,應按《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細部構造如接縫、保護層等進行外觀檢驗,并應進行淋水或蓄水檢驗。
三、對鋼筋混凝土屋面首先應控制好屋面板的施工質量,做好結構防水工作
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較多強調柔性材料外防水技術,而忽略了鋼筋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才是屋面防水的根本,為此我們須建立屋面防水的新概念。即首先做好結構自防水,做到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不裂不滲,才能建立防水的永久防線,達到工程長久防水的目標。
1.裂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滲水、漏水的主要原因。鋼筋混凝土屋面的滲水、漏水與裂縫有著直接的關系,屋面與外界環境直接觸,一年四季經風雨雪霜,溫差變化較大,受溫度應力的影響,屋面板極易產生裂縫,因此控制鋼筋混凝土屋面裂縫的產生至關重要。而鋼筋混凝土屋面裂縫的產生,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結構不均勻沉降引起屋面開裂;二是混凝土干縮和溫度變化引起收縮所致;三是施工質量問題。而三者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在限制條件下的收縮,當收縮變形超過混凝土極限延伸率時、或收縮產生的應力超過當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開始出現裂縫。
2.為解決以上裂縫問題應從設計及施工兩個方面去控制
首先在設計上應采取以下措施
(1)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構造鋼筋對于混凝土防裂很重要,所以配筋不僅要滿足結構構造要求,同時要滿足混凝土正常使用的要求。通常應雙層雙向配置構造鋼筋,間距不大于200mm。
(2)通常易在屋面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處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側發生45度左右的斜向裂縫,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而房屋屋面板的四周陽角部位由于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墻或剛度相對較大的屋面梁約束,限制了屋面板混凝土的自由變形,因此在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變化時,板面在配筋薄弱處首先開裂,產生45度左右的斜向裂縫。設計時應對四周的陽角處屋面板配筋進行加強,負筋不采用分離式切斷,改為沿房間全長配置,并且適當加密加粗。
其次施工中應注意以下要點:
(1)確保平屋面上層鋼筋網的定位準確。上部鋼筋在板中抗拉受力,起著抵抗外部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縮裂縫產生的雙重作用,而這一雙重作用需鋼筋有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確保有效。實際施工中,上部鋼筋由于施工人員踩塌或振動棒的振搗易落至底部失去保護作用,故在施工中應按規范要求設置墊塊將上部鋼筋墊起,縱橫向的墊塊間距限制在1米左右。
(2)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多根線管的集中處,因混凝土截面受到較大削弱而引起應力集中,是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因此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中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混凝土澆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量較多,使集散口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預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抗裂構造鋼筋。
(3)加強對樓面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的保濕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項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往往由于趕工期,澆水會影響施工放線及施工人員作業,因此屋面混凝土往往缺乏較充分的澆水養護持續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并建議采用噴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的目的。
(4)通過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屋面防水效果。混凝土的結構自防水方法大致有二種,一種是骨料級配法,即以特定比例的砂、石、骨料級配來配制混凝土,以減少由于滿足混凝土流動性所需要的水泥漿量,也就減少了用水量,從而保證了混凝土自身較好的密實度。第二種是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應用外加劑是提高混凝土抗滲性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將減水劑、引氣劑、氯化鐵及三乙醇胺等外加劑摻入混凝土中以生成某些膠凝物質,堵塞毛細管路,改善微孔結構,降低孔隙率或增加密實度來達到防水的目的。隨著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進步,商品混凝土的普及,混凝土外加劑已逐步成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外加劑品種中,除減水劑外,近年來發展較快、應用數量最多的當屬混凝土膨脹劑了。膨脹劑在混凝土中的運用,可以使混凝土減少收縮或不收縮甚至產生微膨脹,補償混凝土的收縮,從而達到了抗裂的目的,解決了混凝土收縮開裂而引起的滲漏水現象。防止滲漏的前提是抗裂,把建筑屋面的裂縫控制在無害裂縫范圍內,才能解決好結構防水問題。
四:屋面防水層施工應把握好以下施工要點
(1)防水基層要抹平壓光,不允許有凹凸不平、松動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排水坡度按設計要求,排水口或地漏部位應低于整個防水層,以便排除積水,陰角部位應做成小圓角,以便防水層施工。
(2)防水層施工前,將基層表面雜物清掃干凈,對陰陽角、管道根部、地漏及排水口等部位重點清理,做到牢固、干凈、無明水。
(3)所有管道、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件應安裝牢固,接縫嚴密,收頭圓滑,不得有任何松動現象。
(4)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在伸縮縫、落水口、女兒墻泛水、透氣管、排氣道等細部節點鋪設無防布增強材料(或加強層),進行密封防水處理,搭接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搭接縫相互錯開,收頭處理應用油膏密封。
(5)防水層施工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及施工工藝標準去施工及驗收。
四、結語
通過近幾年的施工,對屋面工程進行總結如下:在屋面防水工程中,從土建工程設計開始,就應當把整體工程的防水功能及要求認真考慮、科學設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水工程設計方案,注意建筑物結構防水應和外防水相結合,材料防水和構造防水相結合。在施工過程中,主體工程施工與防水工程施工相互配合,在做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后,實踐證明對解決屋面滲漏問題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簡介
李曉瑞(1985年—),男,河南南陽人,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