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羽
(黑河學院 黑龍江 黑河 164300)
俄遠東地區遠離俄經濟發達地區,自然條件一般,軍工企業占比例較大,輕工業和農業發展相對滯后,基礎設施不完善,開發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該地區受金融危機沖擊嚴重,失業率明顯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俄遠東地區特別是中小城市經濟對毗鄰的黑龍江省依賴程度明顯上升。黑龍江省應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利用地緣優勢,大力開展對俄遠東地區的經貿活動。目前黑龍江省同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合作層次還較淺,經貿合作方式還比較單一。從長遠來看,要擺脫這種狀況,應該向高深層次的產業合作開發方向轉變,調整產業結構,建立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國家的共同貿易圈。
在發展中俄貿易中,黑龍江省依靠獨特的地緣優勢,產業優勢,人才優勢,成為發展對俄貿易的排頭兵。黑龍江是我國的邊境大省,共有18個邊境市、縣與俄羅斯接壤,對俄的邊界線長達2981公里,擁有25個一類口岸(有15個邊境口岸),其中水運口岸16個,航空口岸4個,鐵路口岸2個,公路口岸3個,是僅次于廣東的口岸大省。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黑龍江省被稱為對俄貿易的橋頭堡,并且多年以來,俄羅斯也一直是其第一大貿易伙伴。
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是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擴大對外開放,加快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施好這一戰略,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是要突出抓好對俄能源原材料投資合作、進出口加工基地、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科技合作基地建設和對俄通道、口岸建設。
中國俄語人才培養從初高中到大學一直處于滯后狀態。在對俄貿易中需要大量的既懂俄語又懂經濟貿易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離不開高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中俄邊境高校地處中俄國境線,依托地理區位優勢與俄羅斯高校開展廣泛的教育交流與合作,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實現了學校的特色發展和快速發展。目前,中俄邊境高校的俄語教育及對俄教育合作與交流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有的高校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俄羅斯語言中心”、赴俄留學培訓基地”、“黑吉遼蒙四省區中學俄語骨干教師培訓基地”,有的高校在俄羅斯建有孔子學院、實習實訓基地、研究推廣基地,在中俄合作辦學、漢語國際推廣、互派留學及文化交流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教學改革、辦學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呈現出勃勃生機。中俄合作辦學在中俄邊境高校的特色發展道路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這樣良好的中俄國家合作背景下,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省作為對俄貿易大省及俄語教育基地肩負著培養俄語實用人才的重擔。而中俄邊境高校的地緣優勢及在俄語教育教學方面的優勢亦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份責任,既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靈活調整俄語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覆蓋面廣、針對性強、設置合理、規劃科學的俄語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文化視野開闊、知識結構新穎、富有創新精神、競爭力強,能熟練運用俄語語言進行交流與溝通的各類高層次、國際化、復合型、創新性實用人才。
(一)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的第一個國家選擇俄羅斯,顯示了雙方對發展俄中關系的高度重視以及這一關系的特殊性和戰略性。出訪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會晤。兩國元首在會談中認為,中俄開展大規模經濟合作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應在今后的合作進程中挖掘互補優勢與潛力。
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合作共贏、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下稱《聯合聲明》),并見證了兩國政府和企業間多項合作文件簽字儀式,涉及便利人員往來、打擊非法移民、能源、生態環保、人文、地方合作、金融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聯合聲明》中強調:實現經濟合作量和質的平衡發展,實現雙邊貿易額2015年前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前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目前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88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2%,雖然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是我們要清醒的看到,對俄經貿額遠遠小于中美、中日、中韓的經貿額。
(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與2013年10月22日起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在兩天的訪問中,中俄決定全面深化中俄貿易投資和能源等各領域合作并簽署了20多項雙邊合作文件。梅德韋杰夫此次訪華是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訪俄后中俄領導人間的又一次直接互動。兩國領導人的互訪不但增進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同時直接促進的就是經濟貿易的發展。中俄兩國專家和學者的目光也聚集在中俄經貿合作的問題上。但是學者們的態度不一。國內學者一致看好中俄貿易,但是中俄貿易存在著各種制約因素,其中對俄經貿人才嚴重缺失,是一大因素。課題組聚焦到這一關鍵點上,集邊疆高校對俄辦學優勢,爭取開創一條適合對俄經貿人才培養的模式與道路,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和探究對俄經貿人才培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