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群
朋友青青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蒙特羅市安頓下來后,想接父親過去住一段時間。今年8月初,律師事務所的考察團計劃要去蒙特羅市,一得知消息,我就給青青打電話,青青高興地說:“可不可以讓我父親加入你們團一起出行?”
原以為買了機票、辦了簽證便萬事大吉,誰知臨啟程前幾天,青青妹妹來電話,說青青父親心臟不太好,大夫不同意老人家長途飛行。這消息令我左右為難,我想打電話跟青青商量。接電話的是青青的兒子辛迪:“阿姨,您別信醫生的話,我外公一門心思來美國看我,這時要他放棄,才真是要命的事。”
辛迪一年前去了蒙特羅初中插班就讀,見面問好時,他抱著一個飛機模型,興奮地說:“外公,您看,我制作的模型。”“真棒!獨自完成的?老師沒給你建議嗎?”辛迪說:“老師提了一條建議,但他說我可以自己拿主意。最終我沒采納,老師并不代表權威嘛!”我突然發現了辛迪的變化。以前,辛迪在國內讀小學的時候是沒有這種狀態的。
完成考察活動后,青青一家人帶我參觀了很多景點。印象深刻的是,威斯康星州政府建造了一塊紀念碑,上面寫著:懷念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青青說:“州政府通過立法,每年的5月2日被定為‘誠實節。塑像男孩叫埃默紐,幼時父母雙亡,開小酒店的諾頓夫婦收養了他。8歲時,他目擊了一個小販被養父母殺害的一幕。養父要他撒謊,他堅決拒絕了,并要養父去自首。最后,埃默紐也慘遭毒手。罪惡無法被掩蓋,他的養父母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當我正為這個故事動容時,辛迪說他做學校的作業,都得很“誠實”地完成。據說,一群美國中學生為了完成生物作業,在網上抄襲了現成的材料,教師判定為剽竊,全給0分。后來,一些公司傳真給學校索要當事學生名單,公司以后不會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
我嚇一跳:“這么嚴重嗎?”辛迪說:“不用怕,作業是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的!蒙特羅的老師鼓勵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我若有所思。
中午吃飯的時候,青青的父親問辛迪:“你將來打算考哪所大學呢?美國哪所大學排第一?”辛迪說:“美國大學沒有排名,我現在還沒有具體目標。”
看到我驚訝的樣子,青青說:“美國人不相信什么大學排行榜,數千所高校各有所長。其實,哈佛大學的盛名不是因為它的本科教學,而是因為它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科研能力。”
辛迪的爸爸說:“一些亞裔家長認為就讀大學的名次直接決定孩子日后會取得怎樣的成就,美國不這樣,不同大學的畢業生可以平等地爭取同一個工作機會。大學學歷不能等同于工作能力,也不能等同于個人成就。”
辛迪說:“別看我是插班生,我也知道,哈佛大學不是第一!別信排行榜!”
我送了一套新書給辛迪,他很喜歡。青青說:“事先也沒給你準備禮物。”我笑著說:“插班生辛迪的質疑精神讓我大開眼界啊,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不迷信老師的權威,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排行榜,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審視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知世界,用自己的思想思考世界。也許當學生“不信誰”時,教育便成功了。
(摘自2012年9月11日《中國勞動保障報》)
責編:熊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