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剛 首爾地方律師協會20日對外表示,將根據“2013法官評價”對排名最后的3名法官進行實名公開,此舉在韓國司法界引發不小的爭議。 據韓國《東亞日報》20日報道,首爾地方律師協會進行的年度問卷調查“2013法官評價”已經于17日結束,調查面向所有首爾注冊的律師,對過去一年曾直接參與審判的689名法官進行評價,并給每個法官按照A—E進行評分。今年共有1100余名律師參與,參與人數相比去年(450名)高出一倍之多,表明此次測評的可信度有所提高。但韓國大法院最近提議要求就此問題進行協商,并組成共同協作委員會對律師界反映強烈的法庭內部問題進行溝通。 《首爾經濟》報道,去年首爾地方律師協會就將排名前10和后10名的法官名單交給大法院行政處,而今年則準備公開。法官被律師們評定為“差”的原因依次為:“草率斷案、偏頗斷案”、“高壓態度、有侮辱人的言行”、“進行過多的調停誘導”、“強制判決和職務履行不誠實”、“多次延期審判”等。首爾地方律師協會舉例稱,某法官對已經超過70歲的被告人使用“貶語”和侮辱性詞匯。首爾地方律協相關人士表示,雖然法官在進行“有品味的判決”、“公正判決”等相關教育,但實際情形顯示還遠遠不達標。 但也有不少法律專家對律師協會的做法提出異議。西江大學法學院教授林志峰認為,類似的評價方式很有可能摻雜律師的個人感情,法官判決結果不同,律師評價很有可能也不同,因此公布差評法官名單的做法值得商榷。▲
環球時報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