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霞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臨床分析與護理
田紅霞
目的觀察、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的病因、治療及通過加強護理減少其出血并發癥。方法分析146人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孕婦的病因, 根據血小板減少程度、出血癥狀輕重, 分別給予密切觀察、輸血小板、應用靜脈丙球、糖皮質激素、葉酸、維生素B12等治療, 加強產前、產時、產后護理。結果146例全部孕婦均順利分娩, 無一例發生嚴重出血并發癥。結論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雖然有合并嚴重出血的風險, 但經過積極治療和加強護理, 是可以避免嚴重出血并發癥, 順利度過圍產期。
妊娠;血小板減少;出血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是孕婦常見合并癥之一, 其危害除了臨床上常見的皮膚、黏膜出血外, 嚴重時可導致分娩時大出血, 甚至危及孕婦及胎兒生命, 故應重視預防由于血小板減少所致的嚴重并發癥, 正確的分析病因及護理, 是母嬰安全的重要保證。本院近3年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孕婦146人, 現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產科2009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孕婦17000余人次, 其中合并血小板減少146人次, 約占0.9%左右。年齡18~39歲, 其中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GT)81例,占全部病例55.48%, (標準:妊娠前無血小板減少, 妊娠7月后出現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70×109/L, 產后1~6周血小板恢復正常);妊娠合并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癥(ITP)39例, 約占26.71%(妊娠前確診ITP28例, 妊娠后確診ITP11例);妊娠合并巨幼細胞貧血引起血小板減少(MA)16例, 占10.96%, (血清葉酸, 維生素B12含量明顯減低);妊娠合并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CAA)4例, 合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4例,分別占2.73%;HELLP綜合癥2例, 占1.37%。
1.2治療方法GT組由于血小板計數在70×109/L, 無出血癥狀, 無需特殊處理。ITP組未足月孕婦, 血小板> 30×109/L,無出血癥狀、分娩先兆者, 加強監護, 避免劇烈運動, 未予用藥。血小板<30×109/L, 給予地塞米松10 mg/d, ivgtt, 7~14 d;經濟條件允許時輸注丙種球蛋白400 mg/(kg·d), 5 d/療程;需要終止妊娠時, 輸注新鮮單采血小板1~2個治療量, 使血小板> 50×109/L , 并均在血小板> 50×109/L 后4 h內剖宮產分娩出胎兒, 術后繼續糖皮質激素治療。MA組血小板均>30×109/L, 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后均好轉, CAA和MDS組產前血小板>20×109/L且無出血癥狀者繼續妊娠, 需要立即終止妊娠時輸注新鮮單采血小板1~2個治療量, 4小時內剖宮產分娩出胎兒, 術后給予雄激素、免疫抑制劑(如康力龍, 環孢素等), 血小板<20×109/L, 權衡利弊決定是否繼續妊娠或終止妊娠, 強烈要求繼續妊娠者間斷輸注新鮮機采血小板, 使血小板維持在20×109/L左右;HELLP綜合癥2例血小板50×109/L左右, 未輸注血小板, 適時剖宮產分娩出胎兒,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
由于注重孕期保健治療, 所有患者分娩時無一例發生產后大出血(>500 ml), 產后血小板計數除8例CAA和MDS維持在10×109/L~30×109/L之間均上升, 平均達到80×109/L左右。新生兒根據Agar評分有9例出生后1 min評分4~6分, 為輕度窒息, 但通過積極搶救和護理, 預后均良好;35例合并ITP孕婦所產新生兒中有3例出現血小板減少(BPC70×109/ L ~90×109/L之間), 一月隨訪時均恢復正常, 無嚴重并發癥出現。
3.1產前護理
3.1.1根據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及程度和出血情況,予不同方式治療護理:血小板>50×109/L, 無出血癥狀, 可在嚴密觀察下繼續妊娠, 足月分娩;血小板<20×109/L, 且出血癥狀明顯, 根據經濟情況選用靜脈免疫球蛋白[400 mg/ (kg·d)×5 d]和/或糖皮質激素:潑尼松1 mg/(kg·d)或地塞米松10 mg/d)治療, 一旦血小板計數開始上升即逐漸減量至維持量:強的松5~10 mg/d, 同時注意糖皮質激素有升高血壓、血糖、增加感染等副作用, 用藥期間需嚴密觀察體溫、血壓、血糖變化, 對癥處理, 同時加強病區環境衛生管理,病房紫外線消毒, (1 次/d, 60 min/次), 控制陪護及家屬探望人數。
3.1.2正確進行飲食指導 患者應多食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鐵、鈣等食物, 膳食不宜過熱、過硬, 避免食用硬殼類食物, 以免刺傷, 引起牙齦出血;低鹽飲食, 減少水鈉潴留。
3.1.3正確進行飲食指導 患者應多食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鐵、鈣等食物, 膳食不宜過熱、過硬, 避免食用硬殼類食物, 以免刺傷, 引起牙齦出血;低鹽飲食, 減少水鈉潴留。
3.1.4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盡可能讓孕婦保持良好的心情 孕婦如血小板計數持續性<20×109/L, 為了確保孕婦安全, 應考慮中止妊娠, 但也有孕婦求子心切, 不顧醫生的勸告, 帶著恐懼與焦慮心態繼續妊娠, 所以應根據病情及化驗結果, 及時與家屬溝通, 嚴密監測并積極治療, 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適時終止妊娠或繼續妊娠。
3.1.5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血小板減少的出血以皮膚、黏膜紫癜多見, 嚴重時可出現顱內出血, 應密切觀察有無頭痛、嘔吐, 皮膚、黏膜出血情況及血壓變化, 大、小便情況等,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采取搶救措施。146例均未發生嚴重出血癥狀。
3.1.6加強胎兒監測 指導孕婦正確自測胎動, 適當控制母體活動量, 防止外傷;定時進行胎心監護, 保障母兒安全。
3.2產時護理
3.2.1根據血小板計數高低選擇分娩方式 因血小板減少,分娩時容易致大出血, 要及時準備新鮮機采血小板, 必要時輸入。對于剖宮產者, 應準備縮宮藥物, 以便術中加強宮縮使用, 預防產后出血。對于準備陰道分娩者, 嚴格縮宮藥物的應用, 避免產程過快、產道損傷所致出血量增加, 提前接產盡量不做會陰切開術;為減少出血量, 要正確處理第三產程, 認真檢查軟產道, 及時發現有無軟產道損傷或血腫形成,對癥處理。
3.3產后護理
3.3.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觀察子宮底高度、硬度及子宮復舊等情況, 了解惡露的量、色、味、傷口有無滲血。加強口腔護理, 早晚餐前刷牙, 餐后及時漱口, 加強基礎護理,保持產婦皮膚清潔干燥, 防止破損, 住院期間2次/d會陰擦洗消毒, 并囑便后及時清潔;出院后每天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 以預防感染。
3.3.2產后哺乳 大多數產婦可以進行母乳喂養, 個別產婦依據是否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劑量和病情穩定情況, 決定是否母乳喂養。出院后囑其每周復查血常規, 如有異常及時血液科就診。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危害是產后大出血和/或顱內出血, 而且一旦發生, 后果非常嚴重, 病死率極高 。目前認為孕產婦病死率已不單單是衡量生殖健康的指標, 而是衡量婦女地位, 人類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和敏感的指標 。本院通過做好產前各種化驗, 積極有效的觀察、治療、護理, 產時選擇恰當分娩方式、正確處理, 產后加強護理, 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對癥處理, 成功治療護理1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的患者, 無一例出現產后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 使她們順利度過圍產期, 創造高質量的生活。
[1] 王志蓮, 郝敏, 郝琦蓉, 等.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性疾病87例臨床分析.中國藥物與臨床, 2006, 6(8):623-625.
[2] 車榮華, 李愛紅.妊娠相關性血小板減少84例臨床分析.現代婦產科進展, 2009, 18(12):959-960.
[3] 唐加明, 陳安薇, 陳敦金, 等.妊娠合并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癥的鑒別.廣東醫學, 2009, 30(10):1501-1502.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