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紅
·藥物與臨床·
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周吉紅
目的探討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 評估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結果70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43%, 2例用藥后心率明顯減慢并出現Q-T間期延長, 4例用藥5個月后出現T3、T4下降, TSH升高, 均停藥隨后好轉, 藥物不良反應以納差、惡心嘔吐為主。結論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療效確切, 安全可靠, 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心律失常;胺碘酮;小劑量;療效;安全性
心律失常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 與患者年齡增長有密切關系, 尤其是老年患者, 由于代謝機能和免疫力下降, 且伴有多種其他原發性疾病, 常需合并使用多種藥物,因此藥物不良反應敏感性增加, 所以合理應用藥物控制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必要且迫切。胺碘酮作為臨床用于治療心律失常和心絞痛的常用藥物, 據報道堅持長期小劑量服用臨床效果好, 不良反應率低[1]。為探究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臨床報告如下。
1.1一般材料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納入研究患者均經過臨床確診(心電圖、動態心電圖確診), 排除藥物過敏、中毒或電解質紊亂引發水電解質失衡、酸堿失衡者, 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碘過敏者, 心動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者等, 簽署研究同意書。70例患者中男38例, 女32例,年齡57~79歲, 平均年齡(63.27±5.42)歲, 心律失常類型:頻發室上性早搏35例(合并短陣室上速19例), 快室率房顫12例(合并室早3例), 頻發室性早搏23例(合并短陣室上速16例), 發病原因包括擴心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心瓣膜退行性病變、風心病等, 心功能NYHA分級情況:Ⅰ級34例, Ⅱ級別20例, Ⅲ級13例, Ⅳ級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按完成心電圖、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胸片檢查等。藥物應用方案:胺碘酮(江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36020916)初始藥物劑量200 mg/次, 3次/d, 持續治療3 d后, 減至200 mg/次, 2次/d, 再次持續治療3 d后, 減至200 mg/次, 1次/d, 在1~2周后減至100 mg/次, 1次/d。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心率失常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及時調整使用劑量, 注意血鉀水平始終維持在≥4 mmol/L水平。服藥期間, 第1, 2周每天監測心電圖Q-T間期, 評估心功能, 之后改為每周監測1次。治療1個月后復查患者心電圖、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胸片檢查, 隨后每2個月復查1次,評估心功能情況。
1.3療效判斷 根據患者心律失常情況、自覺癥狀制定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顯效:心律失常減少≥90%, 自覺癥狀消失;有效:心律失常減少50%~90%, 自覺癥狀減輕;無效:心律失常減少<50%, 自覺癥狀無改善或者病情進展惡化等。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臨床數據使用統計軟件SPSS16.0。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治療時間4~20個月, 平均治療時間(13.1±2.7)個月,患者均在服藥1周后見效, 治療期間均未再出現心律失常現像, 藥物不良反應以納差、惡心嘔吐為主, 停藥或減輕劑量后好轉, 未出現血鉀水平異常、肝功異常、皮膚及神經毒性反應等。70例患者中有11例出現特殊情況, 其中2例用藥2 d后心律明顯減慢并出現Q-T間期延長, 停止用藥后逐漸好轉;4例患者在用藥5個月后出現T3、T4下降, TSH升高,停藥后好轉;還有5例患者用藥后3個月內復發, 調整劑量后重新減至100 mg/次, 1次/d, 病情好轉;治療總有效率為91.43%(64/70)。
心律失常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 其發生與患者是否存在基礎心臟病及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有臨床研究資料顯示, 隨著年齡的增長, 心律失常發病率逐步增加, 發病率16%~75%[2]。老年患者作為伴有多種原發性疾病的弱勢群體,本身機能退化, 且需要服用多種聯合藥物, 自身藥物副作用敏感性增加, 這意味著通過提前預防治療等手段控制患者病情、降低發病危險就變得十分重要。
胺碘酮是臨床治療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 具有抗心律失常及抗心絞痛(擴張血管)的雙重作用, 其作用在于通過延長各部心肌組織的動作電位、有效不應期來減慢傳導作用,實現對心肌折返激動作用的抑制。胺碘酮在進入人體內之后,會減低竇房結自律性, 從而實現對動脈血管的擴張減輕血管動脈壓力, 降低心律失常等狀況的發生率, 臨床應用效果好,使用價值高。在本次研究中, 堅持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1.43%, 治療期間無死亡, 不良反應少, 主要以納差、惡心嘔吐為主, 停藥或減輕劑量后好轉。不過胺碘酮半衰期長并具有脂溶性, 長期服用會導致血液灌注較大的器官和脂肪蓄積引發不良反應, 尤其老年患者由于耐受差, 機體抵抗能力弱, 更易發生肝腎器官功能衰退、肺炎、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肺間質纖維化等毒性不良反應, 不過本次治療期間患者并未出現血鉀水平異常、肝功異常、皮膚及神經毒性反應等嚴重并發癥, 證實了胺碘酮的有效性與安全性[3]。但是臨床治療時必須考慮到胺碘酮應用的副作用, 慎重用藥, 有臨床研究顯示小劑量碘胺酮口服能夠保持穩定的血藥濃度, 降低副作用發生率, 可在使用中通過密切觀察患者心率變化情況從而更好的調整劑量或者停藥,保護老年患者健康。
綜上所述, 長期小劑量服用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療效確切, 安全可靠, 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1] 趙費敏.長期小劑量胺碘酮口服治療老年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心腦血管疾病防治, 2007(1):65-67.
[2] 葉國芬, 季愛琴.長期小劑量口服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觀察與護理.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9, 26(2A):51-52.
[3] 米敏.長期服用小劑量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療效及安全性探討.臨床醫藥實踐, 2008(7):554-555.
2014-07-24]
6557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師宗醫院內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