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永 龐開云 侯全云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475001)
粉刺也叫痤瘡,俗稱青春痘,好發于顏面、胸背等處的皮脂腺慢性炎性反應,多發于青春期,常因飲食不節,或月經前后發生。筆者自2010年10月以來采用自血療法治療痤瘡,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門診就診,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粉刺的診斷標準: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現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亦可演變為膿皰。此后可形成硬結樣白頭粉刺或黑頭粉刺,嚴重病例可形成硬結性囊腫。②多發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③多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誘發。④青春期過后多數可自然減輕。⑤婦女多伴有月經不調。共70例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5例,男17例,女18例;對照組35例,男15例,女20例。兩組年齡最小18歲,最大45歲;病程3個月~10年。將兩組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說明兩組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選穴:雙側足三里、曲池、血海。
操作:在靜脈穿刺處用安爾碘常規消毒后,用20ml注射器7號針頭抽取靜脈血18ml,立即消毒,注射足三里、曲池、血海穴內。若患者粉刺局部皮膚色紅明顯,血海穴注射3ml;若膿包明顯,足三里注射3ml。其余每穴注射2ml左右。注射后要稍加按壓,以穴位局部出現酸麻沉脹的感覺者效佳。每周1次,4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對照組:口服異維A酸膠丸(10mg×20片,上海信誼延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210),1片/次,2次/日。外用維A酸乳膏(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每晚睡前涂患處。白天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蘇州第四制藥廠有限公司),2次/日。治療2個月后評定療效。
療效標準:治愈:皮損消退,自覺癥狀消失;好轉: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皮損消退>30%;無效:皮損及其癥狀均無變化或消退<30%。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治療組35例,治愈14例,好轉1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3%;對照組35例,治愈9例,好轉1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4.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自血療法是用人體自身血液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血液在《本草綱目》有記載:“氣味咸,平,有毒,主治羸病人皮肉干枯,身上麩片起,又狂犬咬,寒熱欲發者,并刺血熱飲之”。自血療法主要用于治療熱性皮膚病,如痤瘡、酒渣鼻、慢性蕁麻疹等。《醫宗金鑒》載:“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痤瘡由于素體陽熱偏盛,肺經蘊熱,復感受風邪,熏蒸面部而發;過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濕化熱,濕熱互結,上蒸顏面而致;或因脾氣不足,運化失常,濕濁內存,郁而化熱,熱灼津液,煎煉成痰,濕熱瘀痰凝滯肌膚而發。筆者選取曲池、足三里、血海自血注射治療痤瘡,曲池為手陽明經合穴,“所入為合”,經氣充盈,由此進入而匯合于臟腑,在此穴注入自血具有清陽明經腑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手陽明經為多氣多血經,與肺經相表里,具有疏風清肺熱的作用。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手足陽明經都經過顏面,經過之處都能治療,足三里具有健脾利濕、調和氣血的作用。血海為足太陰經穴,主入血分,善治血分諸疾,具有除濕、和血祛風、瀉血分之郁熱之功效,血海為血聚之處,有調血之功,配合足三里、曲池有清瀉血熱、健脾除濕的功效。三穴合用具有清熱除濕、祛風消炎、調和氣血的作用。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82. (收稿日期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