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明妍 董明智
(1.山東省榮成市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64322 2.山東省榮成市埠柳中心衛生院)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發病率明顯升高,隨之而來的并發癥也越來越多。糖尿病足就是其嚴重并發癥之一,致殘率極高。對糖尿病足及早給予正確、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致殘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社會的負擔。筆者近幾年以胰島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活血、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等綜合治療糖尿病足的基礎上,外用濕潤燒傷膏,收效顯著,現總結如下。
4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60歲以上32例;糖尿病病程均5~20年,病程5年以上者35例;本組入選人員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8.5~16.1mmol/L,糖化血紅蛋白8.3%~14%。入選糖尿病足嚴重程度均為Wagner分級(1981年)中的1~3級。
創面清創、換藥:首次清創徹底,盡量暴露創腔,用3%過氧化氫、0.9%氯化鈉溶液交替沖洗創面、創腔,嚴格無菌操作,清除壞死組織,直至創面周圍可見微微出血的健康組織,用無菌紗布輕輕擦干潰瘍面及創腔的水分,用碘伏擦拭潰瘍面及周圍皮膚消毒。最后于潰瘍創面上涂濕潤燒傷膏,厚度為1.0mm,每8~12h清理創面和換藥1次,及時清理液化及壞死物質,清除殘留的藥膏,保證藥物的及時供給。此療法創面暴露不包扎,使創面保持生理性濕潤狀態[1],對于潰瘍面存在創腔的,可事先制好濕潤燒傷膏藥紗條,清創完成后,將之塞入,藥紗條大小依據創腔的大小而定。藥紗條塞入完全,不留死腔。
原發病治療:①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盡量控制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保證血糖在正常水平波動。②入院后選用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頭孢類、喹諾酮類、克林霉素等藥物。進行藥敏試驗后,可依據細菌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③應用神經營養劑、活血化瘀藥物,如甲鈷胺、血栓通等藥物。④及時糾正酸中毒、電解質平衡失調以及控制血壓、調脂等。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潰瘍創面完全愈合,局部組織完全修復。好轉:潰瘍創面分泌物明顯減少,壞死組織大部分脫落,肉芽組織及表皮增生,創面顯著縮小。未愈:潰瘍創面無明顯縮小,分泌物無明顯縮小,局部無顯著變化,甚至惡化者[2]。
結果:42例糖尿病足患者經治療15~32d,20例治愈(47.62%),13例好轉(30.95%)。9例未愈,其中5例收效不顯著(11.90%),4例足趾壞死(9.52%)。
糖尿病足的發病機制相當復雜,大多數學者認為,患者由于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微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毛細血管基膜增厚,管腔變窄。另外,血液流變學的改變,血液黏稠度增高,都可造成血流不通暢,形成小血栓,引起微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缺血、缺氧;糖尿病造成的體內高糖環境,有利于細菌生長,白細胞吞噬功能減退,均導致組織的抵抗力明顯降低,一旦遇到損害,即使是微小創傷,也易引起感染。此外,糖尿病感覺神經病變常導致患者足部感覺異?;蛉笔?,也是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原因??梢?,糖尿病足的發生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多種病理改變有關,治療也非常棘手,至今仍然為難以攻克的課題。治療時應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還應注意改善微循環,應用神經營養藥物,為感染創面的愈合創造良好的機體內環境。其中局部的清創、換藥尤為重要。濕潤燒傷膏含黃芩、黃連、黃柏、地龍、芝麻油等有效成分,兼顧活血化瘀和清熱解毒,達到祛腐生肌之功效。黃芩、黃連、黃柏性寒、味苦,可清熱、降火、燥濕,從而祛除濕邪,減少創面分泌物,促進創面周圍肉芽組織的生長,促進創面愈合。其有效成分黃芩苷、β-谷甾醇、小檗堿對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常見菌群有抗菌作用[3]。地龍性寒、味咸,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利于改善微循環,改善創面局部血運,也可促進創面愈合。
總之,濕潤燒傷膏外用治療糖尿病足療效顯著,在臨床工作中值得推廣。
[1]王洪生 .再生復原療法對糖尿病足的臨床規范化應用 [J].中國燒傷瘡瘍雜志,2013,25(1):27.
[2]李仕明 .糖尿病足與相關并發癥的診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