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娟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132012)
火硝化學名硝酸鉀,無色透明或白色顆粒,無臭,有咸味,在潮濕環境中稍吸濕,微溶于水,生活中用于護色劑、防腐劑,用于肉制品上色。經肉中的硝酸還原菌作用分解為亞硝酸鹽,多因過量誤食中毒[1]。本例病人因誤把火硝當食鹽食用而中毒,現將臨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男,60歲,平時身體健康,入院時自訴胸悶、呼吸困難、惡心。查體見患者口唇、手指、腳趾都呈紫灰色。甚至抽出的血都是棕黑色,詢問病史,訴正常飲食,獨自進食,患者血液化驗結果顯示血液中含有中毒劑量亞硝酸鹽成分,再次詢問老人進食情況,患者女兒想起來,為了燉肉顏色好看,曾拿回家半袋火硝,而老人不常做飯,誤將火硝當鹽放入菜中,吃的時候感覺菜顏色和味道不對,卻未在意。化驗結果出來后立即靜脈注射特效解毒藥亞甲藍后此前嚴重的紫紺癥狀迅速減輕、消退。
由于亞硝酸鹽中毒有特效解毒藥,臨床救治措施主要是迅速清除毒物和對癥治療。
1.清除毒物。此病人是飯后飽食狀態,不宜機器洗胃,易引起急性胃擴張。立即給予清水口服催吐洗胃,吐出大量的胃內容物,這時病人不配合繼續口服催吐,根據病人的狀態和嘔吐的量采用機器洗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評估每次進液量。胃管置入長度不合適,進液量過多可導致胃潴留,且洗胃不徹底,一旦灌入的洗胃液量大于吸出的液體,液體易從口鼻涌出而引起窒息。同時大量的洗胃液潴留胃內,胃內容物會被迫擠入腸道,加重加快毒物的吸收[2],并引起急性胃擴張,興奮迷走神經,反射性的引起心臟驟停等嚴重的并發癥。洗胃后囑病人口服20%甘露醇250~500mL或硫酸鎂、硫酸鈉200mL導瀉,減少腸道內遺留毒物及從腸肝循環排入毒物的吸收。
2.洗胃的同時應用特效解毒藥物。亞甲藍是亞硝酸鹽中毒唯一的解毒劑[3],每次用量按每千克體重1~2mg計算,可加入5%葡萄糖40mL稀釋后緩慢靜脈推注,若注射速度過快,病人可有惡心、腹痛、眩暈、頭痛等癥狀。根據病情遵醫囑2h后再次使用,直至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消失,應注意避免劑量過大,否則會出現溶血、譫妄、抽搐等過量中毒反應。同時可用高滲葡萄糖和大劑量維生素C、輔酶A靜脈滴注,以加強亞甲藍的療效,起到協同治療的作用。
3.高流量氧氣吸入。亞硝酸鹽為強氧化劑,亞硝酸鹽離子迅速在體內把血紅蛋白的二價鐵轉為三價鐵,使之喪失攜氧能力而發生低氧血癥[2]。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從而出現一系列中毒表現或臨床癥狀,嚴重者危及生命。小劑量亞甲藍(1~2mg/kg體重)可有效逆轉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有效糾正亞硝酸鹽中毒后導致的低氧血癥,病人入院后立即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一般按5~10L/min以密閉面罩吸氧,吸氧3~4h,可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組織細胞的缺氧癥狀。腸源性青紫癥患者在做心電監護時,初期不能正確反映血氧飽和度,監護時血氧會在正常或稍低,腸源性青紫癥不要因監護的影響忽略吸氧。
亞硝酸鹽中毒多為誤食突然發生,患者或家屬對這種突然發生的意外情況常不能正確應對,且對本病了解較少,對臨床出現的癥狀和體征表現為不知所措,病人面對自己紫灰色的手指會更加緊張,要對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安慰工作,緩解其緊張恐懼心理,向其介紹已治愈的病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及家屬時常陪在其身邊講解一些輕松的話題,指導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轉移其對疾病的注意力。在治療、護理中,醫護人員始終保持神態自若,忙而不亂操作,準確無誤,讓病人對治療充滿信心。
日常生活中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的情況包括:大量食用或飲用硝酸鹽、亞硝酸鹽成分較多的食物、蔬菜、水等。亦有誤將工業用鹽(亞硝酸鹽)當做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中毒。在肉質中加入火硝,來改善肉制品的顏色、軟硬度等外觀狀況,這種火硝即含有硝酸鹽成分,硝酸鹽在肉制品中與血紅細胞結合成誘人的紅色,提高肉的風味,大劑量一次性服用會致死,小劑量多次服用有極強的致癌作用。大量食用腐敗變質的綠葉蔬菜,如菠菜、甘藍、大頭菜、韭菜等。食用剛腌制的咸菜;大量飲用苦井水、蒸餾水等。
迅速清除毒物及拮抗毒物藥物的及時應用為治療的重要措施,而搶救中的病情觀察和護理是搶救成功的保證。
[1]凌關庭 .食品添加劑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746-748.
[2]王芳,陳建榮,吳小麗 .臨床洗胃進出液平衡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1:83-84.
[3]沈洪 .急診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