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蘭月 孫 勝 李明秀 鄒景霞 鄒世海 陳學忠,△
(1.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中醫藥干預易損斑塊的實驗研究進展*
熊蘭月1孫 勝1李明秀2鄒景霞2鄒世海1陳學忠1,2△
(1.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動脈粥樣硬化 易損斑塊 中醫藥 實驗研究
近年來,易損斑塊這一概念逐漸被學者們認可并接受,用以描述具有血栓形成傾向或極有可能快速進展成為“罪犯斑塊”的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相比穩定斑塊,這類斑塊更易導致急性心腦血管事件。中醫藥對斑塊的干預、治療有獨特的優勢,近年來在該方面的實驗研究也越來越多。筆者總結了近8年來中醫藥干預易損斑塊的動物實驗研究進展,現綜述如下。
易損斑塊的組織學特點有以下幾點。(1)具有偏心性的、相對大且質軟的脂質核心。(2)斑塊內有大量炎性細胞聚集(單核細胞、巨噬細胞,部分還有T細胞)。(3)纖維帽薄(平滑肌和膠原纖維少)且外形不規則。(4)斑塊內有大量新生血管[1]。影響斑塊穩定性的因素有以下幾點。(1)內皮細胞功能不良。(2)斑塊內蛋白酶活性升高。(3)粥樣斑塊內細胞凋亡。(4)斑塊內新生血管增多[1]。另外,近年來,關于血清學標記物的研究也增多,因其可以用來早期發現斑塊,其水平的變化也預示著斑塊易損性得到改善的程度。杜燕賓等總結的血清學炎癥標記物,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可溶性CD40(sCD40)、黏附分子(CAMs)、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質金屬蛋白酶系列(MMPs)、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C(PPAR-C)、核因子-κB(NF-κB)、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脂蛋白相關的磷脂酶A2(Lp-PLA2)等。另外,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髓過氧化物酶(MPO)、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體1(sLOX-1)、可溶性CD40配體(sCD40L)、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細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等亦可作為血清學標記物。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有待進一步的驗證[2]。
2.1 中藥復方或成方制劑干預易損斑塊的實驗研究通心絡膠囊(成分為人參、水蛭、全蝎)是在中醫脈絡理論指導下的中藥復方制劑。多項研究表明通心絡膠囊可穩定易損斑塊并呈劑量依賴性。張運認為通心絡膠囊穩定易損斑塊分子的機制有降低膽固醇,抗炎,增加膠原合成,抑制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及抗氧化應激等[3]。吳輝等通過球囊損傷加高脂飼料法建立實驗兔AS易損斑塊模型,研究發現解毒活血方(黃連、梔子、黃柏、黃芩、川芎、赤芍、丹參、紅花、降香)能夠降低易損斑塊內及血清TNF-α、炎癥因子人ICAM-1的表達,尤其對易損斑塊底部和肩部的炎癥反應作用明顯[4]。吳同啟等先通過高脂喂養加球囊損傷及外源性p53基因轉染法建立起穩定的AS斑塊模型,然后使用中國斑點蝰蛇毒和組胺進行藥物觸發,成功建立起家兔AS易損斑塊的動物模型,研究發現寧心痛顆粒(成分為黃芪、川芎、葛根、毛冬青、細辛)能夠穩定易損斑塊,其機制可能為調節脂質代謝、影響炎性介質的表達,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從而降低斑塊IMT,增加FCT及FCT/IMT值[5]。姜希娟等研究發現補陽還五湯可以改善易損斑塊模型家兔心肝組織的細胞水腫,但其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的研究[6]。初少光等以球囊損傷家兔頸總動脈結合高脂飲食喂養配合轉染重組人p53腺病毒載體制備易損斑塊模型,研究表明養心顆粒(由古方養心湯加減化裁而來)可顯著降低模型兔血清白細胞介素-18(IL-18)含量,緩解內皮損傷引起的炎癥反應。養心顆粒還可能存在降低血清CRP含量、降低血漿巨噬細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水平、升高載脂蛋白M含量、升高血清CYP7A1含量、降低MMP-9表達水平等機制[7]。劉振偉等采用雄性SD大鼠進行平滑肌細胞的原代培養,并通過高脂飼養加液氮凍傷法復制家兔頸動脈易損斑塊模型,觀察到消斑固斑片(成分為余甘子、神曲、山楂、丹參、荷葉)可降低實驗兔血清 TC、TG、LDL-C,升高HDL-C,也可降低TNF-α誘導的平滑肌細胞ICAM-1水平及其蛋白表達[8]。金榮以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建模,觀察到四妙勇安湯因劑量不同而穩斑效應各異:小劑量四妙勇安湯減少脂核面積、增加膠原含量,但大劑量四妙勇安湯則以形成纖維斑塊為主,其具體機制有待深入研究[9]。彭立等通過高脂飲食加免疫損傷加球囊拉傷的方法建立了兔AS易損斑塊模型進行研究,發現四妙勇安湯組在減輕主動脈粥樣硬化損傷的程度上與辛伐他汀組相當,而且在增加斑塊纖維帽厚度和肌動蛋白含量以及減少脂質核心和抑制MMP-9表達的方面,四妙勇安湯組優于辛伐他汀組[10]。許穎智等發現四妙勇安湯亦可以通過抑制斑塊內血管新生來穩定AS斑塊[11]。姜希娟等的研究顯示心腦血脈寧(生黃芪、當歸、川芎、赤芍、水蛭)可以調節血脂、抑制炎癥反應,還可以有效降低易損斑塊內血腫的發病率,促進新生血管成熟[12-13]。閻露觀察到脈平片(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維生素C、蘆丁、何首烏、當歸)能增加家兔AS模型斑塊聲學密度,提高斑塊穩定性[14]。王建輝等以高脂、高蛋氨酸喂養加頸總動脈球囊拉傷術造模,觀察到痰瘀同治方(川芎、梔子、山楂、紅曲)通過調節MMP-9與TIMP-1的比值穩定大鼠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15]。占程燕等使用ApoE-/-小鼠建模,從細胞凋亡的角度進行實驗研究,發現補腎化瘀方(組成:女貞子、何首烏、丹參、赤蘇、石菖蒲、遠志、漏蘆)可減小脂質核面積,增加纖維帽的厚度,從而降低AS斑塊易損性[16]。孫麗華等采用空氣干燥術加高膽固醇飼喂的方法建立了家兔易損斑塊模型,觀察到舒心飲(黃芪、黨參、麥冬、地黃、枸杞、桑寄生、葛根)對模型斑塊的病理形態、血脂、頸動脈斑塊組織內NF-κB和VCAM-1mRNA的表達都有改善[17]。艾穎娜等采用高脂飼喂加腹腔注射維生素D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易損斑塊模型,發現扶正解毒化瘀宣痹方(黃芪、黃連、澤瀉、薤白等)對大鼠血清中MMP-1的含量無明顯影響,但能明顯升高血清中TIMP-1的含量,可能以此穩定斑塊[18]。趙玉霞等采用復合方法建立兔易損斑塊模型,應用血管內超聲技術定性、定量判斷斑塊易損性,實驗發現祛瘀消斑膠囊(黃芪、莪術、大黃、山楂、片姜黃)干預組較斑塊自然消退組的TC和LDL-C水平顯著降低,血管外彈力膜面積、斑塊面積及管腔面積狹窄百分率也顯著降低[19]。劉艷等觀察到腦心通膠囊可以調節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在斑塊內的表達[20]。路永剛等觀察到通脈益智膠囊(女貞子、何首烏、丹參、赤芍、石菖蒲、遠志)可顯著降低AS易損斑塊的面積、增加AS易損斑塊膠原組織的含量,進而達到穩定AS斑塊的作用[21]。姜浩發現脈心康膠囊(人參皂苷、銀杏葉提取物、茶多酚、經超微粉碎的降脂紅曲)可以降低巨噬細胞內膽固醇和膽固醇酯的含量,抑制巨噬細胞釋放TNFα、白介素-1β(IL-1β),達到抗炎、降低巨噬細胞趨化性、抗細胞泡沫化的作用,進而保護動脈、抗AS及穩定易損斑塊[22]。王建輝采用SD大鼠成功建立了頸總動脈AS易損斑塊模型,觀察到化痰祛瘀解毒方(人參、桂枝、丹參、川芎、山楂、澤瀉、紅曲、黃連、梔子)可能通過調節脂代謝、降低血漿Hcy濃度、調節MMP-9/TIMP-1的比值來穩定易損斑塊[23]。
2.2 單味藥或中藥提取物干預易損斑塊的實驗研究徐衛亭等以家兔建立易損斑塊模型,研究發現小檗堿可以降低血TC、TG、LDL水平,進而減少斑塊破裂及血栓形成[24]。周明學等采用ApoE-/-小鼠建模,發現在臨床推薦劑量下,黃連提取物可明顯減少小鼠主動脈粥樣斑塊破裂的次數,而且還可以顯著改善小鼠AS斑塊內膠原類型,調整MMP-9與TIMP-1比值,以此促進斑塊穩定[25]。盛小剛等以ApoE基因缺陷小鼠成功制作AS不穩定斑塊模型,觀察到穿心蓮、黃芩、知母、牡丹皮、青蒿等5種清熱代表藥可降低血脂、hs-CRP水平,干預小鼠AS斑塊的形態結構[26]。文川等觀察到丹參、赤芍、川芎、三七、酒大黃、桃仁等6種活血化瘀中藥可以影響ApoE-/-小鼠AS斑塊膠原沉積及代謝,但與其活血化瘀的活性強弱并無明顯相關[27]。鄭廣娟等采用ApoE-/-小鼠建模,觀察到虎杖、山楂均能改善小鼠主動脈病變情況,NF-κB、hs-CRP的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其中以虎杖和山楂配伍效果更顯著[28]。張京春等的多項研究觀察到解毒活血中藥配伍組(虎杖提取物、芎芍膠囊)可降低ApoE-/-小鼠主動脈NF-κB和MMP-9的表達,還可以降低血清hs-CRP、血清CD40L的水平,且優于單純解毒組(虎杖提取物)和單純活血組(芎芍膠囊,由赤芍總苷和川芎總酚組成)[29]。張璐采用家兔復制AS易損斑塊模型,發現芎芍膠囊還可能通過抑制斑塊內血管新生達到穩定易損斑塊的作用[30]。周明學等[31]研究認為在臨床推薦劑量下,三七總皂苷、黃連提取物、虎杖提取物、大黃醇提物均可通過改善斑塊成分、降低易損指數來穩定易損斑塊,其中,活血和解毒作用兼具的虎杖提取物和大黃醇提物效果最為明顯。周明學等[32]采用相同的實驗方法對血竭提取物進行了研究,發現血竭提取物亦有穩定易損斑塊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調節血脂、抑制清道夫受體CD36的表達有關。在另一個實驗中,周明學等[33]還觀察到活血組(丹參酮)、益氣組(予西洋參莖葉總皂苷)、化痰組(予瓜蔞提取物)等各組中藥亦可以改善斑塊內部成分。
實驗研究表明,中醫藥穩定易損斑塊有顯著的療效,而且中醫藥對易損斑塊的干預是多途徑、多環節、多靶點的,而非單一的機制。實驗動物多采用家兔或ApoE-/-小鼠,也有部分實驗使用大鼠,一般通過復合方法建立動物模型,以高脂飲食為基礎,加用內皮損傷、免疫損傷、空氣干燥術等方法,或配合藥物觸發斑塊易損,成功建立了易損斑塊動物模型。但在目前的實驗研究中,雖然成功建立了易損斑塊動物模型,但方案設計的合理性有待商榷,重復性實驗多,且忽略了中醫證候的設計,病癥分離,不能很好的促進臨床應用。完善斑塊易損性評價體系,病證結合,完善實驗的合理性,中醫藥對易損斑塊的干預研究還需要大量的工作。
[1]楊永宗.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礎與臨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578-583.
[2]杜燕賓,李紅莉,張建軍.易損斑塊的血清炎癥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4):74-78.
[3]張運.通心絡穩定易損斑塊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A].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絡病學基礎與臨床研究(四)——第4屆國際絡病學大會論文集[C].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2008:2.
[4]吳輝,卿立金,吳偉,等.解毒活血方對AS易損斑塊兔模型易損斑塊及CAM-1、TNF-α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6):877-879.
[5]吳同啟.寧心痛顆粒干預模型兔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1.
[6]姜希娟,胡先同,張洪俠,等.補陽還五湯對易損斑塊模型家兔心臟和肝臟組織學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2013,30(4):197-199.
[7]初少光,劉影哲,周亞濱,等.養心顆粒對p53基因轉染易損斑塊家兔模型血清IL-18含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64-65.
[8]劉振偉,白娟.消斑固斑片對兔頸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崩解機制的研究[J].中醫學報,2011,26(2):183-185.
[9]金榮.四妙勇安湯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0.
[10]彭立,許穎智,張光銀,等.四妙勇安湯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機制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1,13(2):287-292.
[11]許穎智,張軍平,李明,等.四妙勇安湯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內血管新生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8(2):161-163.
[12]姜希娟,杜云,蘇金玲,等.心腦血脈寧對家兔易損斑塊模型血脂NF-κB和ICAM-1 mRNA表達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5):783-785.
[13]姜希娟,馬東明,盧斌,等.心腦血脈寧減少家兔易損斑塊模型斑塊內血腫、穩定斑塊的研究[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0(1):27-29.
[14]閻露.脈平片對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家兔血脂及易損斑塊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1,52(S1):179-181.
[15]王建輝,李磊,柳芳,等.痰瘀同治方對大鼠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穩定性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0):136-140.
[16]占程燕,張鐵忠,路永剛,等.補腎化瘀方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及斑塊內細胞凋亡水平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10):686-689.
[17]孫麗華,何燕,王佑華,等.舒心飲對家兔易損斑塊模型NF-κB與VCAM-1 mRNA表達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9,43(9):60-63.
[18]艾穎娜,周杰.扶正解毒化瘀宣痹方劑對易損斑塊模型大鼠血清MMP-1及TIMP-1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0,31(2):247-248.
[19]趙玉霞,劉運芳,劉艷,等.祛瘀消斑膠囊對易損斑塊的穩定作用[J].中醫雜志,2006,47(11):856-858.
[20]劉艷,趙玉霞,劉運芳,等.腦心通調節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表達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6(3):221-222.
[21]路永剛,張鐵忠,程文麗,等.通脈益智膠囊增加ApoE基因敲除小鼠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作用[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30(5):329-332.
[22]姜浩.脈心康干預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巨噬細胞泡沫化的分子機制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08.
[23]王建輝.大鼠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形成與化痰祛瘀解毒方的干預[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1.
[24]徐衛亭,黃婧娟,朱凌波,等.小檗堿對兔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及血脂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2):280-283.
[25]周明學,徐浩,王綠婭,等.黃連提取物對動脈硬化小鼠斑塊膠原類型及MMP-9/TIMP-1比值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24):4614-4619.
[26]盛小剛,潘光明,鄭朝陽,等.清熱中藥對ApoE基因缺陷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2):257-258.
[27]文川,徐浩.6種活血中藥對ApoE基因缺陷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膠原沉積及代謝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8(5):550-551.
[28]鄭廣娟,朱瑩,王婷.虎杖配伍山楂抗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病變的機制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26(4):635-639.
[29]張京春,陳可冀,鄭廣娟,等.解毒活血中藥配伍對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動脈NF-κB與MMP-9表達的調控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1):40-44.
[30]張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血管新生與斑塊穩定性及活血化瘀中藥干預效應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09.
[31]周明學,徐浩,陳可冀,等.幾種活血解毒中藥有效部位對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動脈粥樣斑塊穩定性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8,24(11):2097-2102.
[32]周明學,徐浩,潘琳,等.血竭提取物對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及清道夫受體CD36表達的影響[J].中草藥,2008,39(12):1825-1829.
[33]周明學,徐浩,潘琳,等.活血、益氣、化痰中藥對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4):496-498.
R285.5
A
1004-745X(2014)03-048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45
2013-10-24)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1-2-303)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