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
(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重慶 400030)
散發性重癥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觀察及護理
白艷
(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重慶 400030)
散發性重癥戊型病毒性肝炎 觀察 護理
散發性重癥戊型病毒性肝炎全年散發,而臨床表現病情危重、并發癥多、病死率高,且治療難度大。為此,結合臨床所見,淺談護理體會如下。
1.1 肝性腦病(肝昏迷) 重癥肝炎引起的肝昏迷往往有其誘因而驟然發病,因此觀察早期表現尤為重要。患者常有如下表現。(1)睡眠節律倒置:睡眠較早出現,進而節律倒置,表現白天倦睡,夜間失眠。(2)性格改變:性格突然轉變,伴有舉止反常,有的患者衣冠不整、多動。(3)計算能力與構思能力減退:不能進行到2位數的加減法,定向力、理解力均減退,對人、地、時的概念混亂,地點和時間定向力均障礙。此時要注意約束保護,防止墜床意外發生。嚴密觀察,必要時適量給予鎮靜劑。肝昏迷后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好基礎護理,在應用抗肝昏迷藥物和抗生素時,應觀察藥物療效、患者對使用藥物的反應。
1.2 繼發感染 繼發感染是重癥肝炎另一主要并發癥。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注意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癥狀,發現感染征象要及時采取措施,按時應用抗生素,保證血藥濃度,注意防范二重感染的發生。
1.3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癥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出現咖啡色嘔吐物或柏油樣便時,應嚴密觀察血壓、脈搏、意識、尿量等,必要時采取三腔管壓迫止血,進行腸道內清潔和保留灌腸,以減少氨的吸收,防止肝昏迷。
1.4 腎功能衰竭 當出現肝腎衰竭時,一般是病程晚期。觀察及準確記錄尿量,及時抽血送檢,以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2.1 一般護理 (1)患者應及時隔離:對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要徹底消毒處理,患者使用過的物品要做到用后立即消毒處理,避免交叉感染。(2)向陪護患者的家屬要宣傳有關的隔離知識,如患者屬于家庭內發病,或發病期間在家庭內居住,家庭內應盡早進行徹底消毒。(3)對患者的飲食要制定詳細計劃,給予低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質或流質食物,盡量少食多餐,對昏迷者可進行鼻飼。
2.2 心理護理 重癥戊肝患者因臨床癥狀明顯、病情重、起病急,心理負擔較重,患者往往出現過分緊張、焦慮、抑郁或急躁、恐懼不安等心理。這是加重肝功衰竭、促發肝昏迷、加速死亡的不可排除的誘因之一,因此予以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極為重要。(1)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患者的心理錯綜復雜,壓力較大,表現為自卑感、失望,怕遭到嫌棄,懷疑疾病是否很壞,是否能影響孩子及家人的健康,與人隔絕而產生孤獨感。護理人員要進行安慰,解除思想顧慮,控制情緒波動。(2)疏導以消除自卑心理:重癥患者有時缺乏足夠的治療信心,有時甚至產生放棄治療的消極情緒。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重點向患者介紹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同時介紹典型的病例,使其認識到疾病的可治性,疏泄消極悲觀情緒,解除顧慮,減輕心理負擔,增強與病魔作斗爭的信心。(3)宣傳、教育、克服厭煩心理:對家屬進行“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的教育,消除家屬對患者的厭煩心理。建立一個全社會支持網,對患者給以生活上的關心及心理上的同情,使整日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從焦慮、緊張、內疚的狀態中解脫出來。(4)解釋、指導、克服盲目的心理:患者家屬與醫護人員的心情是一樣的,都希望患者早日痊愈,欲取得家屬積極有效的配合,也要對其進行談及有關疾病知識,這樣才能使心理護理更有效地進行。(5)病毒性戊型肝炎是一種復雜的腸道傳染病,發病季節全年散發。醫護人員應對全社會負責,忠于職守,認真做好傳染患者的護理及保護易感人群,為患者的康復而具有獻身精神。
高血壓腦出血是因情緒激動、過度腦力與體力勞動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壓劇烈升高,導致已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紋動脈破裂最為多見,其他依次為丘腦穿通動脈、丘腦膝狀動脈和脈絡叢后內動脈等。該病發病急、致死率和致殘率高。及時有效的辨證護理對該病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筆者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將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73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經頭顱CT證實。男性47例,女性26例;年齡37~78歲,平均(61.52± 17.10)歲;高血壓病史3~23年,平均(13.14±7.22)年;出血量25~100 mL,平均(60.50±11.53)mL;GCS評分6~12分,平均(8.52±1.51)分;出血部位在基底節 37例,丘腦28例,小腦5例,腦室3例。將73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33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1)密切監測甚至瞳孔,觀察血壓的動態變化,必要時記錄出入量。患者絕對臥床,保持病房安靜舒適,減少人員探視,避免環境刺激、情緒激動。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靜脈輸入甘露醇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預防性使用止血藥物。監測大便的性質、顏色、量,進行大便隱血試驗檢查,及時發現有無潛血。補充足夠的水分,多食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以預防便秘。(2)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環境刺激加重頭痛;觀察頭痛的性狀、發作次數、持續時間、程度及伴隨癥狀,能否耐受等,并做好記錄,匯報醫生。耐心向患者解釋頭痛的原因,安慰患者。頭痛不能耐受者遵醫囑給予脫水劑及止痛藥,并評估療效。(3)腦出血急性期專人陪護,協助患者完成自理活動,恢復期鼓勵患者獨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動,以增進患者自我照顧的能力和信心。將患者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隨時取用。信號燈放在患者手邊,聽到鈴聲立即予以答復。恢復期與家屬制定功能鍛煉的計劃,并指導患者功能鍛煉。(4)主動關心和詢問患者的感受及需要。耐心傾聽患者的言語,鼓勵患者表達清楚。患者發音不清時,鼓勵并教會其使用手勢后其他方法表達自己的需要。(5)要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更改飲食,指導其合理進食。監測并記錄患者的進食量,咨詢營養師制定患者飲食計劃。鼓勵適當活動以增加營養物質的代謝和作用,從而增加食欲;提供良好的就餐環境,根據具體情況可靜脈給與營養。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包括(1)康復護理,患者于發病3個月內進行肢體鍛煉,保持癱瘓側的功能位置,鼓勵患者進行抬腿、抬臂、伸軀、握拳等動作,注意動作輕緩,預防肌肉萎縮。(2)采用中醫刮痧療法,以手足陽明經為主,常用穴位有頭維、風池、曲池、手三里、太沖、太虛、梁丘、血海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別虛實、表里采用不同手法進行操作。若患者有皮膚感染、潰爛等禁刮。刮痧每周2次,每次5~10 min。(3)對患者語言功能進行訓練,訓練內容由聽到看,進而讀寫,反復訓練。言語障礙者可以采用針灸針刺;口眼歪斜者可以采用蓖麻子外敷。(4)便秘患者服用大黃粉或麻仁丸,加以番瀉葉沖服;合理改善膳食,以低鈉鹽、低脂肪、高維生素為主。(5)定期翻身,清潔被褥及衣物,保持床鋪清潔干燥,避免褥瘡的發生。翻身時注意動作輕柔,防止皮膚受損。(6)定時翻身,叩背排痰,每3小時翻身1次,配合叩背3次,每次10 min。必要時加用氧氣濕化,保持吸入氣體溫度在30℃左右。
1.3 療效評價 采用《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SSS)標準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價,評分越高,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情況越好。采用Bartherl指數法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進行評價,分別于術后第1日、第1周、第1個月進行評定;評分越高說明
R473.5
B
1004-745X(2014)03-0562-01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94
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