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南京中醫藥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23)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探討
○王兵
(南京中醫藥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23)
上世紀五十年代融資租賃在西方國家誕生并得以迅速發展,現在已成為發達國家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企業融資工具。我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引進融資租賃后,由于各種原因發展緩慢,直到近幾年才得以迅猛發展,但無論從融資租賃在GDP所占比重還是從市場滲透率來看,我國都與國際社會存在較大差距。對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規范融資租賃的行業發展,更好地發揮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融資租賃 現狀 問題 對策
融資租賃最早產生于二戰后的美國,為當時美國中小企業解決機器設備的更新以及融資困難發揮了積極作用。其后,融資租賃在歐美快速發展,作為服務領域的新興產業,在促進戰后經濟恢復與發展中發揮起越來越大的經濟作用。目前,融資租賃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已成為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
我國的融資租賃發展晚于西方國家,直到1981年中國東方租賃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同年第一家金融租賃公司——中國租賃公司的成立,才標志著融資租賃業在我國的興起。而由于政策、法律、企業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國融資租賃業隨后的發展一波三折,直到2004年以后才開始進入規范、健康的發展軌道。
融資租賃是一種以融資為核心,利用融物的手段進行的租賃方式,其進入門檻低、還款方式靈活、效率高、能保證企業資金的合理流動,此外還擁有節稅的效用。我國作為發展中的經濟大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弊端,加之我國進入世貿組織后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一些外資機構的涌入對我國的融資租賃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世紀80年代我國融資租賃業處于探索發展階段,業務規模還比較小,業務活動也比較單一,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大,發展速度較為遲緩;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思想的一些轉變以及外來資源的流入,使得融資租賃業得到了發展;2000年融資租賃業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了“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2004年開始國家為內外資融資租賃設立了專門的試點企業,此后融資租賃進入了規范、快速的發展階段。
截止到2012年底,我國已有融資租賃機構560家。根據監管機構的不同,可將我國的融資租賃公司分為: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有金融牌照的金融租賃公司,由銀監會監管;沒有金融牌照的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和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由商務部、稅務總局和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監管。以2008年至2012年為例,融資租賃機構的概況如表1所示。

表1 2008—2012年融資租賃機構概況(單位:家)
由表1可知,在2008年,金融租賃公司、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和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在機構總數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17%、35%和47%;到了2012年,這三類融資租賃公司在機構總數中所占的比重則是3.6%、14.3%和82.1%,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金融租賃公司和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雖然在數量上增多了,但是所占的比重卻在下降。可以看出,我國的融資租賃業的內部結構還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2年,我國融資租賃的交易規模分別達到了80億元、240億元、1550億元、3700億元、7000億元、9300億元和15500億元,2012年與2006年的交易量相比,增加15420億元,增長192倍,可見我國融資租賃業務發展之快速。以2008年至2012年為例,具體數據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2008—2012年業務總量變化情況(單位:億元人民幣)
由表2可知,2008年我國金融租賃公司、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和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量在總業務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27.1%、40.6%和32.3%,雖然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在2008年公司數目不及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但是其所創造的業務量卻超過了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近十個百分點;到了2012年這三類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量在總業務量中的比例分別為42.6%、34.8%和22.6%,金融租賃公司和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在2012年的公司數目均遠少于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但是兩類公司所創造的業務量均遠大于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且金融租賃公司的數量最少但是完成的業務量卻最多。
截至2012年,全國共有20家金融租賃公司,包括工銀、建信、交銀、招銀、民生、國銀、農銀等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和華融租賃、長城國興、信達租賃等準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主要集中在天津、北京、上海等省市;我國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數量多、分布廣、規模大,如遠東租賃、恒信租賃、東方信遠都是注冊資本過2億美元的租賃公司等,有力地支持了我國企業的技術改造與升級;我國于2004年開始內資融資租賃公司的試點,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余個省市區的80家租賃公司獲得了試點資格,典型代表有:渤海租賃、長江租賃、大新華船舶租賃、中聯重科融資租賃等。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融資租賃公司分布仍然比較分散,在未來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發展。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數量及規模都得以大幅發展,但目前我國融資租賃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與我國經濟規模、發展速度依然還有很大的差距。2008年至2010年,融資租賃交易額在我國GDP的占比分別為0.48%、0.82%、1.11%。據悉,目前融資租賃在我國的市場滲透率還很低,一直徘徊在3%至5%左右,而發達國家則普遍高達15%至30%。同時,我國融資租賃業仍存在著法規制度不統一、市場環境不完善、專業人才短缺等諸多問題急需解決。
目前我國對融資租賃業缺乏統一的監督管理機構,比如金融租賃公司是由銀監會負責監管,而內資試點和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則由商務部進行監管,另外對于行業自律組織,分別由金融租賃研究所和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委員會兩個融資租賃行業組織,并沒有一個全國性的行業自律組織。
從法律角度看,我國至今一直沒有一部明確的法律來對融資租賃進行相關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融資租賃法》在2004年就被列入了立法進程,但一直被擱置,至今仍沒有正式出臺一部關于融資租賃的法律規章。直接與融資租賃有關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會計準則—租賃》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規范性文件。而且對于不同類型的融資租賃機構所適用的法律也有所不同,如金融租賃機構適用《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外商投資租賃機構則受《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的監管,內資試點租賃機構受《公司法》的制約。這種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的管理現狀,使得融資租賃公司在解決重大事項問題時缺乏統一的法規,容易造成競爭的不公平,從而限制了融資租賃業的整體發展。
融資租賃屬于中長期的融資方式,其在國際融資方式中已成為僅次于銀行貸款的第二大融資方式。一般而言需進行融資租賃的租賃標的物均是一些租賃時間長、資產價值大的設備,因此融資租賃公司需要籌集大量資金。目前,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除公司自有資金外,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據悉,國內融資租賃公司業務資金的85%以上來自商業銀行(2011年5月28日第二屆中國金融租賃高峰論)。然而銀行貸款融資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較大,在信貸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受限,融資租賃公司就會面臨“無米下鍋”的尷尬境地。另外,一些其他融資方式,比如以租賃保證金融資,而通常租賃保證金的比例僅為標的金額的4%~5%;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或債券,監管部門又有著嚴格的規定,門檻較高,目前我國僅有2家融資租賃公司得以上市融資;其他諸如同業拆解、保理融資等融資方式,更是不具備完善的市場環境。
我國融資租賃業務模式比較單一,仍是傳統的融資租賃模式,其中又以直接租賃為主。類似于委托租賃、轉租賃、風險租賃、項目租賃等業務模式的探索還沒有深入,單一的業務模式使得我國融資租賃業在面對不同客戶需求時不能夠靈活變通,我國融資租賃的創新發展還需努力。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資本的自由流動受到限制,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也很不健全,誠信機制還尚待完善,融資租賃雙方一旦發生不誠信的違約行為,既不能有效地通過其他市場交易降低風險,又不能可靠地依賴懲戒機制來彌補損失,導致我國融資租賃業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信用風險。
我國融資租賃公司大多國際化程度不高,缺乏既精通業務操作又熟悉境內外融資的復合型人才,對融資租賃進行創新研究的能力較弱,這從一個方面導致我國融資租賃的發展緩慢。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一體化的不斷發展,融資租賃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也更加嚴格。加快人才的培養已成為促進融資租賃更好發展的大事。
我國融資租賃業要實現可持續、健康的發展,可拓展與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境外金融機構等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利用和發展新型的融資方式如保理融資、證券化融資、信托融資和外債融資等,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此外,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還可以進行融資租賃業務模式的創新,如在交易方面,將融資租賃與包銷相結合、融資租賃與產品收益相結合等,這種模式對于一些資金回收時間較長但是現金流較穩定的設備比較適宜;在經營方式方面,對融資租賃合同中租金的償還期限、償還金額、租賃時間等的規定,可以根據承租人所進行項目的不同階段的生產情況、經營狀況進行規定,與承租人的收益相結合,收益多的時候多償還,收益少的時候可以相應的少償還一些,降低承租人因不能及時足額償債而給雙方帶來的風險。
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為一種潮流,我國可以借助電子商務這一發展平臺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通過電子商務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建立網上信用體系,以此來推動我國融資租賃的快速發展。
由于我國目前仍沒有一部完整的關于融資租賃的法律出臺,導致我國在制定對融資租賃的相關規范時法律依據不足,因此,當務之急是出臺一部明確規范融資租賃的法律,在其他相關法規中也對涉及到融資租賃方面的內容進行明確的規定,并保證與基本法律相一致,以防止法律法規之間相矛盾情況的出現。還可借助法律制度來對融資租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風險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規避,以保證融資租賃健康有序的發展。
及時了解國際上與融資租賃有關的法律法規,促進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為企業涉外租賃業務的開展提供法律依據。此外,在稅收優惠政策上,盡快統一三種租賃公司的稅收政策,明確投資抵免、加速折舊等稅收政策的實施,明確對一些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以及一些涉外租賃的企業實行退稅或給予財政補貼等優惠。
由于融資租賃的發展具有期限長、金額大等特點,因此完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對融資租賃企業具有重大的意義。要想建立風險控制體系,首先,融資租賃業務實施前,要對相關承租人進行嚴格的審查,尤其是當事人的信用、實力等方面,可以要求承租人進行一定程度的擔保,例如信用擔保、抵押擔保等,減少信用風險,做好事前控制措施;其次,在租賃期間內加強對承租人的監督,保證承租人能夠按照合同規定按期足額支付租金,減少違約風險發生的機率;再次,建立風險決策機制,明確各當事人的責任,促使當事人之間相互監督制約,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確保事中的控制措施;最后,還可以建立保險制度,確保在承租人違約時減少其他當事人的利益損失。
加強我國融資租賃業內部的統一協調,需要建立一個行業自律組織,它可以是純民間性質或半官方性質。借助行業自律組織,可以進行行業內部自身的建設,規范本行業的運行、及時調節內部糾紛、共同防范風險、加強從業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代表行業處理與外部的溝通協調,另外還可負責與外國的租賃行業協會建立聯系,既要開展對外宣傳,又要向國內引進國外成功經驗,積極發揮溝通與交流的發展平臺作用。
培養行業專門人才是促進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對行業內部組織進行培訓,以保證融資租賃人員的業務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達到行業統一的標準;另一方面要建立屬于各個融資租賃公司的精英團隊,建立并完善員工激勵、競爭上崗等多種制度,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員工及時掌握行業發展狀況的相關信息,提升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進而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
[1]蔣寧、張永、王利、尚小昆: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困境分析及路徑探究[J].華北金融,2011(1).
[2]溫文治: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對策[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9(4).
[3]屈延凱:如何投資和經營融資租賃公司[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4]李付梅:中小企業融資租賃研究[J].特區經濟,2011(2).
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