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學家成功建立了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型豬模型。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免疫學雜志》上。
免疫缺陷性動物是指先天遺傳突變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種或多種免疫系統組成成分缺陷的動物,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疾病,即SCID小鼠被廣泛運用于感染免疫、炎癥、腫瘤和干細胞等相關研究。但小鼠在體形、壽命和對炎癥的免疫反應機制等方面與人類相差較大,在疫苗的開發、藥物篩選與臨床評價、干細胞治療的長期跟蹤等與人類臨床相關的研究中受到局限。由于豬在體形、壽命、生理指標特別是免疫機制等方面與人類相近,該研究成功建立的模型有望在生物醫藥和轉化醫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豬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馮書堂研究員主持完成的 “國際首例小型豬近交系研究與鑒定”成果,榮獲2014年度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獎特等獎。該研究成果實現了我國豬種質資源創新,豐富了大型哺乳動物近交系理論與實踐,為人類醫學、實驗動物學研究,搭建起一個全新的、更為理想的技術操作平臺。經專家鑒定,該成果居同類研究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小型豬近交系在生理結構與生化功能等方面與人類更為接近。該近交系豬具有體型小、性成熟早、繁殖率較高,不含內源性逆轉錄病毒C型基因、應激反應基因、免疫代謝等基因,與人類有較高同源性等顯著特點。
科研人員還利用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和高密度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芯片測定等手段,創新了豬近交系全基因組水平驗證技術體系,建立了該近交系豬的鑒定方法和標準,監測了各個世代的分子遺傳規律,進一步證實了遺傳基因的高度純合,并成功創建了近交系豬異種皮膚移植鑒定方法。
中牧股份近日公告,公司申報的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多肽98+93),經農業部審查,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注冊辦法》規定,已被批準為三類新獸藥,并核發《新獸藥注冊證書》。證書顯示,新獸藥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多肽98+93)的注冊分類為三類,注冊證書號為(2014)新獸藥證字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