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摘 要:借助于合作“人員配比、合理分工、備學生、課后修改”四要素的分析框架,以《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為例,通過講述備課小組教師合作研究的故事來闡釋合作要素之把握。
關鍵詞:人員配比;合理分工;備學生;課后修改
備課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準備工作。備課也是教師根據(jù)所授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課程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學表達方法和教學順序,并且保證學生能夠開展最有效的學習。而成功地備好課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備好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可以加強教學工作的計劃性和針對性,還有利于教師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
備課通常可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其中,個人備課是指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而集體備課則是由教授同一課程的教師共同來鉆研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同時尋找最合適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相對而言,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一目了然。下面就針對集體備課的四要素,以我校電子專業(yè)組專業(yè)基礎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為例,通過講述職業(yè)類學校基層專業(yè)教研組一線教師合作、集體備課的故事來闡釋集體備課要素之把握。
要素一:人員的合理配比
1.建立以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主的團隊
2012年9月,新的一個學期的開始,我校電子教研組正式啟動了《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通過發(fā)揮專業(yè)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對該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單元章節(jié)做出整體目標設計,團隊中電子類市級學科帶頭人1名,區(qū)級學科帶頭人1名,區(qū)級骨干教師3名,和3名相關任課教師。經(jīng)驗豐富的優(yōu)秀教師是整個研究團隊的堅實基礎,我們這個團隊有參加過江蘇省單招電子電工命題的學科帶頭人,也有參加過相關市級技能競賽的骨干教師,這些常年從事電子專業(yè)各種專業(yè)課程教學的老師,對于《模擬電子技術應用》這一課程在電子專業(yè)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充分的認識。之前雖有相互交流,即使平時教學中也有相關的討論研究,也不是全面的、系統(tǒng)性的完整總結和提煉。
2.團隊一線教師、青年教師是不可或缺的
既然是備課,曾經(jīng)教授過本課程,與現(xiàn)在正在教授該課程的老師的教學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集體備課小組人員配比上,除了邀請曾經(jīng)教授該課程的優(yōu)秀老教師外,還加入了現(xiàn)在正在教授該課程的一線教師和第一次上課的青年教師。同步上課的老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第一次上課的青年教師在備課團隊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我們往往會忽略的問題。我們團隊的馬××老師,就是第一次教授本課程,雖然在大學中也學過相關課程,但是從自己學到教授學生,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這教學的新路程上,與學生一樣,他們面對同樣的課程,相同的知識點,存在疑問,以及看待課程重點和難點,會相對更加接近。因此,相對于老教師而言,在某些方面青年教師反而更加易于接近學生,更容易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
要素二:分工的合理配比
1.主備課人必須是一線教學的教師
我們沒有按以前通常的方案,將學科骨干作為主備課人,而
是將學期內(nèi)正在進行實際教學的3位老師設定為主要備課人。相對備課小組的其他老師而言,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環(huán)境進行更為詳細的備課。同時,他們又是集體備課小組,課程教學的實際實施者。因此,設定他們?yōu)橹鱾湔n人,對于整個集體備課小組而言是合理的。主備課人在平時常規(guī)備課的基礎上,更為細致地認真鉆研教材,翻閱資料,精心設計出合理的教案、學案。而對于備課重點則落實在知識點、重點、難點、訓練點、拓展點這5個方面。對于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突破措施進行詳細闡述,同時還對學法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過程進行設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等。
2.非主備課人的分工合作
5位非主備課人教師,雖然已經(jīng)教授過相關課程,在集體活動中,也應事先熟悉教材和內(nèi)容,思路清晰,教法學法明確,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心中有數(shù)。在熟讀3位主備課人的備課后,結合以前《模擬電子技術應用》或者相近的《模擬電子技術》的備課教案,寫出自己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確認以及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寫出自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精彩片段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借鑒自身前面教學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在主備課人備課詳案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問、需要請教的問題等,并做好發(fā)言準備。非主備課人中,將1位老師作為日常總負責,收繳每次課的前后資料;3位負責匯總每次的意見,輪流對每一節(jié)課定稿;最后1位,也是我們中制作課件能力相對較強的老師,對三位主備課人的課件匯總修改,最終定稿。
要素三:將學生作為備課的出發(fā)點
1.從備學生的心理出發(fā)
作為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初中時期,大多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往往對于學習存在畏懼的心理。如果我們按部就班,按常規(guī)教學進度教學,對于我們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而言可能不是很好的方式。我們備課小組將整個教學進度作相應調(diào)整,延長開始章節(jié)的課時,放慢節(jié)奏,適當降低難度,以便學生能回顧前面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更快入門。
2.注重備學生的學情
我們備課小組在每一次教研活動中,首先關注的就是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將其作為下次備課的前提,對不足的地方及時做出調(diào)整,盡量做好對已學知識點的梳理,找出彌補不足的方法。并且盡量從學生已學的知識出發(fā),尋找新的知識點和已學過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有效地開展探究新知的活動。
要素四:注重課后的修改和反思
1.將重點放在課后備課
在以往的集體備課中,我們一般都是將精力放在一起備課,然后修改、反思。每個老師都將面臨很大的工作量,會被占用很多時間,可能達到的效果反而不理想。我們認為,在這次《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中,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課后的修改和討論。也就是3位主備課人,按照學校的日常工作先各自備課、上課,然后整個備課小組在一起修正、討論。在課后改進中,注重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盡量使每一次備課小組的活動都高效、合理。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都應當積極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集思廣益。
2.注重青年教師的課后分析
在課后集體備課的研討活動中,我們盡量多鼓勵青年教師發(fā)言。因為在《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討論中,年輕教師馬××老師已開始面對老教師比較拘謹,而其他教師則是以平等和尊重的態(tài)度來相互面對,尊重每個人的意見,有不同意見也可相互探討,后來馬老師也漸漸進入了狀態(tài),變得活躍起來。
3.保持每個人的自身特色很重要
每位老師根據(jù)其自身的特點,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因此,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位老師應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可以將備課做相應的調(diào)整,使其更加適合自己的教學。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情況也會有所不同,教師不應照搬集體備課模式,而應針對每個班級不同的情況,做出自己的調(diào)整方案。面對同樣為五年制但男女生比例不同的班級,我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案。男生多的班級,任課老師的動手能力也相對較強,我們盡量多安排實驗,多動手操作;而女生多的班級,可以適量減少。每個上課教師都應取集體備課之長處,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何紅宇.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