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傳統的美術教學只是機械地讓學生臨摹范畫。美術課堂應該是能讓任何小孩都可以用繪畫來抒發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可以在美術課堂上盡情發揮,在美術學習中培養審美能力、想象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開放的美術教學注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及挖掘他們自身的潛能。
關鍵詞:開放的美術;個性發展;潛能
現在的教學已不同以往,更為靈活。讓自主探究教學成為主導,課堂不在單一。學生成為美術課堂的主要角色,主動權掌握在他們手里,課堂的互動遠遠超過老師的灌輸式教學。
一、開放的美術教學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工作中我體會到,如果教師不能愛自己的工作,做事沒有激情,如何能關愛自己的學生,怎么有耐心去理解、了解他們。小孩子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愛和態度,教師的愛能讓小孩子發揮巨大的潛力,讓他們對學習變得熱情,從此愛上這門課,也會在這個課堂上有突出表現。喜歡老師他自然就會喜歡你的課堂,也會變得遵守課堂紀律,還會幫助你提醒別的同學。可見師生間的尊重很重要。
老師應該走近學生,把自己置身其中,去感受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友好,覺得你是他們的朋友。課堂上要多跟他們一起實踐,跟他們一起參與,拉近彼此的距離,學生會投入更多的熱情,這會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從而提高一節課的教學效率。老師的外在行為和內在氣質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微笑會讓學生覺得你有親和力,孩子就會更喜歡接觸你,它比你嚴厲的口頭說教更有效果。
開放的美術教學注重對孩子的尊重,尤其是他們的美術作
品,你要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挖掘它的閃光點,對他們的創作要給予鼓勵。你只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作品的意圖,給他們適當的建議,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提高。此外,還要注重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開放的美術教學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
美術課上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巧妙地設計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討論中,學生不能一味地做“觀眾”,要轉換成“表演者”的角色。為他們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使他們能夠進行交流與創作。
《會變的線條》一課中,先請學生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尋找感覺,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與起伏。然后請他們再聽一次,這次要跟著音樂畫線。停筆后請學生說說感受,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線并且說明為什么要這么畫。學生很積極地搶著回答:我是根據音樂的強弱來畫線的,當音樂聲平緩時,就是柔和的曲線;當音樂聲強弱激烈變化時,就是起伏較大的折線;當音樂回旋時,就是螺旋線……我將幾個不錯的作品貼到黑板上,讓全班學生一起來評選出最貼近音樂的那幅畫,再給予獎勵。學生更能接受這樣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對課后拓展也有很大幫助。
三、開放的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創作力
現如今的美術教學非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現方式,突顯自己的閃光點。在《繪畫游戲》一課中,我以游戲的方式導入,學生很好奇老師要做什么游戲,我讓他們在白紙上亂畫線,這種游戲方式讓他們很激動,每個人都很樂意參與進來,然后找幾個疏密比較合適的作業進行講解,及時給他們做了一個比較。接著我又讓他們就自己的亂線發揮想象,看看自己畫的線能把它想象成什么類似的東西,可以給他以適當的添加。這種方法極大地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與創作力,他們的想象力真的很讓我驚嘆。
因為是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也就刺激了他們的表現欲望。孩子們帶著創作的熱情,制作出一幅幅新穎獨特的作品。開放性的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創作成功的機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做事才會有激情,才會認真集中注意力,并且會努力做好它。
四、開放的美術教學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
時代的高速發展使很多方式可以利用到教學中,如:網絡媒體,參觀,書籍等,學生接觸美術作品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視野也就開闊了,在這樣的學習中能夠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藝術作品中的動物》這一課,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一些藝術動物資料,上課時學生可興奮了,他們收集了各式各樣的資料,有照片、圖
片、畫冊、郵票等。形式非常豐富,他們已經在相互交流了,還沒上課他們就已經投入了進來,我知道這節課的學習效果肯定很好。
借用網絡、書籍等途徑,學生找到了豐富的資料,也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五、開放的美術教學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
鼓勵審美個性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去欣賞藝術品,還要能做出自己的審美判斷。對于同一個藝術品,不同的學生會給出不同的審美觀點和不同的理解,這是由他們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知識、不同的心情等造成的。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能規定好統一的審美評價標準,而是要讓學生的感受得到充分的發揮,鼓勵學生要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藝術品,總結出自己切身的感受。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與藝術產生情感上的碰撞,審美能力才能得到自由的發展。如:在介紹梵高的《星空》時,我就簡單地介紹了作者和當時的創作背景,然后讓學生自己看畫,體會作品帶給我們的氣氛,而且要帶著幾個問題去欣賞:1.畫面中畫的是什么?2.是用什么畫的?3.畫面中有什么突出的地方?4.給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接著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看到了畫面的壓抑感;有的覺得畫面色彩的明快;有的覺得繪畫的筆觸很特別等。可以看出,鼓勵學生的審美個性可以激發學生審美的多元化、復雜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時,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
要帶著發現的眼睛,看到作品中的童趣、創造性、進步點。學生自由發揮的東西才是最自然的,并且具有夸張性和想象力,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的想法很奇特,會讓你產生眼前一亮的感覺,你會從他們的作品中得到很多啟發,也會發現他們內心的想法,千萬不能扼殺了孩子天真的想象力。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不能僅僅注重基礎知識的灌輸,更加要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孩子在美術課堂上的自主參與,在師生關系上要進行角色轉變。學生才是課堂的主導者,一切教學要圍著他們轉。課堂要保證民主與開放。因此,只有開放的美術教學,才能讓學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課堂才會豐富多彩、吸引學生,使教學輕松愉悅。
參考文獻:
[1]茱迪斯·A·迪爾奧.師生溝通技巧.潘琳,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5.
[2]瑪琳·加博·林德曼.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李蒙絲,譯.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01.
[3]趙紫峰.中小學美術教育案例叢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4]鞏平.教育思想與教學藝術評介叢書:美術卷.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