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
摘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永久的課題,從培養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角度,淺談在中職英語課堂學習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并以英語詞匯學習、英語朗讀學習和英語課堂德育教育三個方面的實踐加以闡述。
關鍵詞:自我激勵;英語學習;培養;激發
一、什么是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是指個體具有不需要外界獎勵和懲罰作為激勵手段,能為設定的目標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種心理特征。
德國專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勵的神話》一書中寫到:“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激勵產生的,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就會使你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成功的頂峰——自我激勵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引擎。
二、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分析
中職學生生源復雜。近幾年,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多數中職生入校成績不是很理想。學生底子薄,基礎差,很多學生想學,卻無從下手。在教學中,50%的學生英語基礎極差,連對照音標拼讀單詞都費勁,更不用說讀文章,語法知識更是知之甚少;35%的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但他們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缺乏熱情;只有15%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好。此外,學生的學習目標也不夠明確。大多數學生入校后,身心放松,沒有了中高考的壓力,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也就喪失了進取的目標。更有甚者認為學習英語對于將來工作沒多大用處或者根本用不上,所以沒有什么學習興趣。
三、自我激勵能力在中職英語課堂中如何培養
針對以上現狀,英語課堂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保持一定強度的學習動機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那么,自我激勵能否使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增強呢?具體實施情況
如下:
1.自我激勵能力在課堂詞匯學習中的培養
詞匯維系著語音和語法,是構筑語言的基本單位,它是提高學習者語言水平的基石,如果沒有豐富的詞匯量,是不可能學好英語的。而對于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記單詞是他們最頭疼的事。
如,某同學英語基礎較好,他可以在紙條上寫上“8”,表示下課前他希望能掌握8個新單詞。誠然,也有一些同學,自我效能感不高,可能只設立“1”或“2”。那都沒有關系,我們的目的只是讓這些對英語沒興趣的孩子對這一學科關注一下。課堂實踐證明,學生能夠為了他們的目標而集中精力地學習新單詞。課結束前的檢測是“自我激勵”得以產生和保持的關鍵。教師在規定時間內要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結果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都能完成或超過所設定的目標。這充分表明了大多數學生在設定目標后,能產生自我激勵的心理特征,能為目標作出自我努力,而且效果良好。
2.自我激勵能力在課堂英語朗讀學習中的培養
英語教授過程中,我發現朗讀這一環節,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原因是,對于大部分中職生來說,英語句子就是“天書”,平均只有20%的學生能夠比較流暢地朗讀對話或文章。我曾經嘗試過,把段落刪減成一個個短句,簡化朗讀難度。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仍然對這些英文句子“不感冒”,甚至有些學生在讀文章的環節干脆打瞌睡去了。可見,簡化知識點并不是最適合的方法,能讓學生主動地對英語感興趣才是關鍵。于是,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盡量使各組水平相當。我給每組發一“任務單”,要求全員參與,全員朗讀。例如,英語第一章第五單元的Reading部分是四段自我介紹。我把朗讀該部分設為各組任務。領到任務后,每組開始練習。基礎好的同學能很好地發揮幫帶作用,基礎差的同學雖然吃力,但因為怕影響本組成績,或者怕自己站起來時尷尬,都能夠認真地抓緊請教和練習。由于剛開始分配任務時,各組成員任務量不大,所以當每組朗讀表演時,幾乎所有同學都能完成。對于那些英語底子薄的學生來說,在朗讀的那一刻,他們的表情是緊張而又自信的,因為他們很少能這么流暢地讀出英文。經過幾次分組領“任務單”的活動,學生的興趣激發了,信心也提升了,他們不自覺地在內心深處激勵自己:I can.(我行)
3.自我激勵能力在英語課堂德育環節的培養
近些年來,我們一直提倡課堂中要融入一定的德育教育。那么在這一環節,我們可以引入一些自我激勵的名言警句,如: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天生我材必有用)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沒有目標,猶如航海沒有羅盤)此外,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偶爾播放一首自我激勵類的英文歌曲,通過這些輕松愉快的方式,學生能夠沒有壓力自然地激發自己內心的正能量,在學習和生活上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綜上所述,學生的自我激勵能力是可以在英語課堂學習的一些環節中得到激發和培養的。培養這種能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十分重要,尤其是對中職學生來說,它起到了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的催化劑作用。誠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是我們永久的課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要不斷地去思考,去實踐……
(作者單位 遼寧工貿學校 基礎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