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山
摘 要:新課程改革讓教師充滿期待,教師也需要付諸更多的努力研究新課標,進而積極地進行實踐,將課改轉化為實際行動獲取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抓住機遇、不斷地研究;學生需要不斷地努力和配合。
關鍵詞:語文課改;更新觀念;教學實踐
教師不僅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實施者,還是強有力的參與者。本文就在新課改的帶動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新觀念加以探討。
一、對教學內容要給予重新認識
改變教科書是對教學的一種片面認識。眾所周知,在教學活動中教科書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語文教學資源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會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在課前,可以幫助學生對相關的資料進行觀察、查閱,這樣就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充足的準備;在課堂中,要注意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添加內容;在課堂結束后,應該對本次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引導學生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不是教科書的宣讀者,而應該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
二、對語文教學給予重新認識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新課程理念下,不僅提倡要建立起自主、開放的學習方式,還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家都知道,課堂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的重要場所,從而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暢所欲言、互幫互助,唯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便最終達到熱愛語文的目的,同時這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極力提倡的。因此,對于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生“授之以漁”,引導學生真正融入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觀念的實施,讓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多一些創新、少一些墨守成規。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本以及語文教學的重新認識,以培養更多的未來人才為目標。讓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活力四射。
參考文獻:
[1]袁廣明.關注人·關注社會·關注環境:語文教學素質化的一點思考[J].中學語文,2009(24).
[2]李芙蓉.情感,讓語文教學如此美麗[A].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2005.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新華鎮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