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頎碩
摘 要:新時期,隨著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美術教學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初中階段是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如何做好初中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美學素質的關鍵。現結合當今初中美術教學發展的現狀及問題,提出如何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對初中美術教學具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美學素質;美術教育;現狀分析;有效措施
美術作為學生培養美學情操、提升審美能力、增強美學鑒賞能力的重要課程,在初中教學中,應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求學生能夠通過美術學習,陶冶情操、培養興趣、提高對美學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但是,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受到升學壓力和錯誤觀念的影響,初中美術課程設置以及美術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筆者通過對如何加強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果,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美術教學開展的現狀分析
1.初中美術課程設置問題
在初中課程設置上,根據國家現代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初中美術的設置是必要的和重要的。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許多學校并不能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將原本就安排較少的美術課程,進行了進一步壓縮,原本三年都有的課程,為了中考成績,很多學校從初二下學期開始就不上美術課了。這對美術教學的開展來說,是巨大的挑戰,課程設置的相應課時量,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造成美術教學的教學效果差,學生一年半的時間里無法對美術有完整系統的認識,學生得審美能力和美學鑒賞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加強和提高。
2.初中美術設施配備問題
沒有齊全的美術教室,美術材料也經常無法配備齊全,因此,美術老師們只好在各個班級間奔波,尤其是遇到中國畫的課,要學生自己帶材料,那幾乎每節課都會有“墨”灑成災難。這造成學生失去對傳統藝術的學習興趣,老師也覺得身心疲憊,也影響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3.初中美術教學方面問題
首先,初中美術老師教學沒有新意和創造性,對課堂對學生的方式方法沒有創新。其次,教學方法單一,由于受重視程度有限以及課程安排和場地有限,傳統的課堂已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達不到美術教學的要求,造成學生失去對美術的興趣,影響學生創造性地發揮。美術作為一門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學科,遠遠不能實現學生美學素質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措施分析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主要應該從兩個角度入手,分別是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1.教師應做好初中美術教學
(1)提升自身的美學素養和綜合能力
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書育人的義務和責任,所以,作為初中美術老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美學素質和綜合能力,首先,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美學素質。美術作為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科,跟隨時代的變化,一些對美的認識和理解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老師要隨時充電和學習,提高對美學的理解。其次,老師作為教書育人的角色,要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思考同一個課在不同的班級要如何上,不能總是照本宣科,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授課方法。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2)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理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美術課程強調個性化的發揮,所以,老師應結合各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興趣;應把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可以在合適的機會下,適當帶學生去采風取景,比如,可選擇在校園內寫生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最新;利用聲音、影像等直觀感受,引導學生去理解,去發現美創造美。
新教材中很多課目的音樂背景,如:《遠古的呼喚》《寄情山水》等等,都可以請音樂老師幫我們為課選擇一些符合情境的背景音樂。
(3)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老師應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和支持他們發揮創造性,通過自我創造性發揮,更好的認識和理解美術的魅力之處。結合新課標的要求,老師可以通過學生互動,激活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將自身的特點和內在潛力發揮出來,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從而增加學生對美術教學的興趣。
創設氛圍的具體的例子,比如:在八年級新教材寄情山水一課里,面對有些高深的中國山水畫,以詩人的詩詞來導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老師激情的朗誦,配上《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背景音樂和祖國的山川實景圖片背景,“詩人是如此豪情地描繪這壯美的景色,那么,在美術作品我們要如何描繪呢?”這樣詩情畫意的導入可以為課堂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2.學生應加強初中美術學習
(1)加強對美術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受到傳統升學的思想壓制,學生的學習重點放在語數外上
面,而忽視其他科目的學習,這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是巨大的阻礙。所以,要引導學生去認識美術學習,了解美術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愛好。
在每一個課程里,不管是“造型表現”,還是“設計應用”,“綜合探索”,要多和學生溝通,美術可帶給他們一生的影響,可以設問學生,觀察你們的周圍有什么是美術,引導學生發現“衣、食、住、行”都和我們的美術息息相關,“目之所及,無非美術。”各種美術表現的形式讓學生多了解多體驗,自己做燈的裝飾,設計自己的個性的LOGO等,要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美術的實際用處。
(2)培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美術是一門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是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在初中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培養對美術的興趣,增強自己對美學知識的掌握以及自身的鑒賞能力,在充分認識重要性之后,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嘗試去接近美術,去了解美學。只要用心,就會發現美學的魅力所在,自己也會增加對美術的興趣。學生自身一旦接受和感興趣之后,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充分地提高。
我們的課程要讓學生能享受其中,尤其是“設計應用”這塊,要讓他們樂于創作,分享創作后的喜悅,例如,在湘版教材七年級“標志設計”這課,我通常會提前上,在每年學校秋季運動會前兩周上,每位新同學都來為本班級設計一個標志,最后投票選擇一個最受歡迎的,在運動會來臨時把班級標志運用在他們的班旗、班服、班級海報上,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增加了班級凝聚力,同時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會標志該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3)積極主動聯系老師完成課堂教學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提高教學有效性都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充分地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應積極去探索和發現自己對美術的理解和認識,并積極和老師、同學討論,通過師生的相互交流,將這種對美術的認識,就轉變成自己的美學素質。要強調創新思想的迸發,在充分認識美術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美術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得到充分的關注和實踐。教學的有效性是衡量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也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指標,在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問題上,只有充分地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課堂配合,才能得到充分地提高。
參考文獻:
[1]崔愛民.如何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3).
[2]周國祥.論初中美術教師教學水平的自我培養與提高[J].新課程:中學,2012(11):120-121.
[3]黃杏麗.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J].新課程:教研版,2009(5):31-32.
(作者單位 湖南省師大附中博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