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輝
摘 要:好奇、好動是小學生可貴的天性,質疑、獲釋是小學生積極創新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尊重小學生的天然個性,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順著興趣科學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構建新型的語文教學觀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意識;培養;新型教學觀
童心無邪,童言無忌。好奇、好動是小學生可貴的天性,是施教者走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最佳切入點。每一次質疑、獲釋的過程,就是小學生情感認知、德育體驗的過程。所以,尊重小學生本來的心理和個性,營造民主、和諧的情境氛圍,順著興趣去激發興趣、延伸興趣,科學地培養他們的德育創新意識,既是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也是小學新型語文教學觀的體現。
一、尊重學生,激發德育創新情緒
師生之間平等友好的交往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平時,教師要真正和學生交朋友,想學生之所想、說學生之所說,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時時合作,處處互動,在課堂外,在生活中,努力將自己的心理調適到孩子們的最愛,以德育德,將激情和微笑、趣味和愛心帶進課堂,激發學生的德育創新情緒,使他們走進創新天地。
二、巧設情境,激發德育創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小學生的興趣特點,精心設計導語,如用講故事、聽歌曲、猜謎語或出示實物、運用錄像、多媒體等方式,把學生帶入新鮮活潑、富有情趣的情景之中,很自然地激發他們的興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互助,培養德育創新思維
“小組合作”“男女合作”“優差合作”“師生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創設學生之間互學、互促、互補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個性差異互補,使他們在合作中發展,在交流中競爭,發揮他們的創新潛能,體現他們的集體智慧,共享成功的快樂。“捆綁式”評價促成德育,創新思維在共享中得到最大化發展。
四、平中見奇,感受德育創新魅力
生活是平凡的,又是多彩的。在教學中,引導小學生善思、善問,平中見奇:一片綠葉,一滴露珠,一圖勝千言,自有微妙之處;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字值千金,自有魅力所在。
五、構建故事,發展德育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教師可利用課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續編故事,順著情節構建新的情節,讓小學生在愉悅的故事情節中成長。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西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