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印佳
摘 要:現代素質教育注重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個性品格、綜合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養,使其能夠全面發展。在中職體育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興趣愛好,積極履行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實施人性化的教學模式。要想實現中職體育的素質教育模式,中職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不斷總結和汲取經驗教訓,著眼于長遠計劃,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和了解素質教育在當前教育事業發展形勢下的意義,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為中職體育教育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分方向教學;課堂結構;合理配置
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中職體育教學模式要想以素質教育為主體,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需要圍繞相關專業知識技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心理素質展開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實行素質教育,不僅為培養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而且在培養學生掌握必要職業技能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掌握一種體育技能。本文就分方向教學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分析分方向教學法與傳統中職體育教學方法的優勢及其在現代素質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的現狀
1.教學方法落后,課堂氣氛不活躍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會以自己的主觀想法作為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偏向教師自身的主觀思想特征,難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同時還局限了體育教師的思想方式,不利于中職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當前中職院校的授課思路主要是以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主,注重體育運動的技術學習、掌握效率以及強身健體方面的鍛煉和學習,在教學課堂安排上沒有太大的調整,一年四季,周而復始地重復當前熱門的競技體育項目,教學內容也始終如一。由于中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處于一個特殊的位置,致使中職體育教學在中職教育中也處于一種尷尬的處境。學生將專業知識和技能作為學習的主體,體育課變得乏味,基本就是歸為課外自由活動,體育教學流于形式,致使中職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看法發生變化,認為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并沒有實質性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這樣不僅影響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也影響學生在其他課程教學中的教學行為和效果。只能說,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2.不注重課堂結構,教學僵化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很多教師都會采取有效的策略來設置課堂結構,其主要是將每節課的組成部分和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串聯起來,在此基礎上,合理配置課堂內容,按照有序的形式和時間控制來分配一節課的主次結構。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其基本流程就是開始、準備、基礎、結束,這種教學形式過于僵化,達不到體育教學的目標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中職體育工作者在課堂結構上做出了很大的調整,將情境教學和分段教學應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中。但是這種方法受小集體教學形式的約束,沒有充分考慮中職教育和男女的差異性。另外,在課程教學中,各專業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也充分證明了傳統中職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3.缺少激勵機制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運動技能掌握程度的評價,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致使很多學生認為體育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應試教育,開始對體育課產生反感。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和權威,學生只能以被動接受的形式進行授課教學,這樣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互動,教師在講臺上激情地講解,學生在下面盲目地聽,這樣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二、中職體育分方向教學的應用
1.合理配置教學內容
中職院校是以專業教學為主要方向,這也是中職教育的特征體現,學生畢業后就會走入社會,并選擇跟自己專業相同的工作崗位。所以,根據中職教育的專業性特點和各個專業學生的身體活動特征,明確中職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中職院校的專業課程中,文科類專業的學生群體以女生居多,體育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專業學生以后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狀態來安排一些對頸椎、腰椎有利的體育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理科類專業的學生以男生居多,所以在安排體育課程時,可以選擇一些能夠充分鍛煉男生體能和一些相應的互動鍛煉,例如,籃球、足球等。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所有專業的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的配置都要結合學生未來身處職位的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從而使中職體育教學更具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2.增強師資力量
由于中職教育的特殊性,在培養人才和學校發展上與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異,這樣也使得中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與高等院校相比略顯薄弱。很多中職院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有所欠缺,同時中職院校的專業學習存在男女失衡的現象。
另外,中職教師缺少地區性的進修學習,課堂教學還是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使得中職體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過于落后,難以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中職院校對全體學生實行“一刀切”的教學策略,這樣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無法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對此,中職院校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合理配置體育教師,擺脫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的情況;要合理安排每個體育項目的教師數量,以此滿足分方向教學法的要求;還要對所有教師進行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技能的教育培訓,徹底改變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模式,實現“寓教于樂、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中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實行人性化教學
現代教育教學工作倡導人性化教學,一切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主要目標。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實行人性化教學的宗旨就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目的,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來實現人人提高、人人發展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借此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并落實到中職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學生創造一個公正、平等、和諧美好的人性化教學環境,以此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
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按照學生自己的意愿來分配教學內容,充分給予學生自由、尊重,促進學生提高自身運動能力和各項素質的同時,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培養學生堅強勇敢的性格,使其不斷完善和提高。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有效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并選擇項目對應的體育教師,實現全面的自由選擇、自由分配,為師生之間的友好互動和溝通創造條件。
隨著我國國力日益壯大,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地位越來越高,作為培養人的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學科,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職教育是我國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對中職體育教學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提高中職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各種創新教學模式,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中職體育教學質量,以求更好地服務于中職體育教學,促進中職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韶俊.中職體育課程教育中情景設計結合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運動,2013(5).
[2]黃淑金.論“建構性學習”與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8).
[3]龍玉斌.淺談中職體育教育中的職業實用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0).
(作者單位 陜西省電子信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