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夕
摘 要: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簡單說就是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有所進步,有所提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
關鍵詞:初中數學;策略;有效性;情境教學
對數學教師來說,怎樣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取得最大的學習成果,成為亟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情境教學,倡導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通過直觀的觀察或體驗來獲得知識認知,這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認真備課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對于初中教師來說,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還要注意備學生,備課要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因為即使同一學科,不同班級的學生基礎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新課程理念精神,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腦中有課程目標,心中有教材,眼里有學生”。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實際適時整合教材,合理安排學習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出各自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只有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才能真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理解和應用能力
初中生已經有了豐富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如果能引導他們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一來有助于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和知識,二來可以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營造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去思考問題。比如,在“數軸的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今天氣溫上升了5℃,明天會下降5℃,你們能用數軸表示出今明兩天的氣溫變化嗎?”或者“學校超市今天收入600元,但是進貨用去了600元,你能用數表示出這些相反的量嗎?”然后再引入正負數的概念,并啟發學生用圖式方法來表示。由此啟發學生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從而引出“數軸”的概念。這樣引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和能力,對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學會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使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預習是學好各門課程的基礎,教師要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對于數學來說,預習主要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把即將要學的數學內容看一遍,在預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打上標記,為自己在上課時認真聽講真正理解這些問題打下基礎。其次,要使學生掌握聽課的方法,聽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要求,怎樣才是會聽課呢?第一,必須專心,不能心不在焉。第二,抓住重點,記好筆記。對于教師反復強調的教學內容或者知識點要記下來,便于自己的復習鞏固。第三,對于預習中打標記的地方要認真聽,做到不懂就問,避免遺留問題。第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課堂問題,能夠與教師有效互動。另外,要教學生會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方法之一,學生通過自我反思,總結學習中的經驗教訓,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核心
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比較注重講練結合,精講多練。課堂練習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而且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課堂練習目的要明確,要圍繞本節課教學目標設定。二是課堂練習要及時,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及時消化吸收,運用。三是課堂練習要體現出層次性,一方面是教師設計練習的內容要有層次性,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另一方面是練習的設計要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練習中有所得,有所獲。四是練習的設計要體現多樣性,填空,判斷,計算,概念等多個方面要綜合考慮設計。通過精心設計課堂練習,不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且在練習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智力的發展。
對于教師而言,要時常反思教學理念和教學價值觀是否符合新課改要求,對于傳統的教學觀念要取其精華之處。針對課堂數學教學,要對教學方法的選取、課程資源的選用、學生自主學習機會的提供等方面進行反思和思考,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從學生實際出發,了解學生,親近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注重不斷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結構,充分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孫旭東.提升初中數學課堂問題的有效性方法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6).
[2]吳飛.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京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