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梅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上的表演者,教師是組織者、導演,學生的學習質量應是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而教學活動是雙邊的,教師不要只顧教學,滔滔不絕地講解,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而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提問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有助于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問題,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要點;問題;對策
一、課堂提問的要點
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相互交流的教學技能。因此,老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必須掌握好提問這門教學藝術。
1.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提問
課堂教學提問不是隨意而為的,必須緊緊圍繞教學要點來進行,盲目的提問無助于教學,只能分散精力。備課時就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與形式,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設計目標明確的提問,或為了對所學知識進行評估,或為了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為了引發課堂討論等等,達到為教學服務的目的。
2.提問富有啟發性
提問使學生進行思考,給學生點撥正確的思維方法及方向。
啟發性不僅表現在問題的設置上,還表現在對學生的引導上,要
適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缺少啟發性的提問,是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的,啟發提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析難解疑,求同提異,也有的是總結歸納,辨析判斷,凡是能引起學生注意的,能激發學生思維方式的,都是可取的。
3.提問內容新穎
課堂提問要注意內容的新穎別致。同樣一個問題,總是“舊調重彈”,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如果改變一下方法或角度,使學生聽后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新鮮感,那學生就會加入提問中來,根
據需要,可以變換各種形式,給學生以新鮮感,可采用問題型、選擇型、填充型、判斷型等等。如果學生回答不上來,老師可以進行疏導式或鋪墊式的提問。
二、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
1.關注提問中的學生心理
同一班學生,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等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思維敏捷,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能積極思考,很快作出切題的回答,適度表揚,以免產生驕傲的情緒;有的學生因基礎較差,對所學知識沒有真正領會,回答不上或結結巴巴或不符題意,老師不能指責、挖苦、取笑。應循循善誘,引導啟發,并從語氣、態度各方面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2.問題應由易到難
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提問,使學生能夠根據已有知識經驗,
經過思考回答,先問一些比較容易的,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然后逐步加大難度,使他們興趣越來越濃,課堂氣氛也就越來越活躍。若開頭幾個問題就把學生難住了,整堂課的氣氛沉悶,很難達到教學目的。
3.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在提問時要照顧班里所有學生,不能老是提問少數成績好的同學,更要照顧一般的學生,特別關照差生。老師要提供均等的回答機會,否則就會加大優與差之間的距離,全班共同參與,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進行主動的思考,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不至于使有的學生只是消極等待,把自己認作局外人,降低學習效果。
4.掌握回答時間,耐心傾聽
教師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有適當的思考時間,不要先指名后提問,也不要提出問題后馬上讓學生回答,特別是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應指導學生思考或先讓同學之間討論后再回答。學生回答問題時總是伴著緊張、激動等情緒,回答斷斷續續、支支吾吾,甚至答案上句與下句之間間隔長等,老師不要冷淡,要耐心聽學生回答完,再作定論。這樣,學生學習的情緒不會受到傷害,在全班學生中也不失面子。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要點,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設計好提問的形式,把握好提問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真正地發揮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貴州省織金縣實興鄉干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