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利
摘 要:隨著有效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然而,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還是沒有從普通意義上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為了提問而提問,為了練習而練習,為了活動而活動,這導致課堂教學缺乏心靈交流和人文關懷,最終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成效較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育有效性,是落實新課標改革和實現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教學現狀;“問題解決”教學;實驗方法
一、未實行“問題解決”教學的初中數學教學狀況
1.初中數學課堂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而應該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學什么,并掌握學習方法;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和學會學習,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這一問題反映在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上就是:老師每堂課都是在力求完成每天的教學任務,而不是幫助學生完成該有的學習任務。教學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導致了教學中的教師中心化現象。教師的教學態度生硬急躁,為教學而教學。教學目標不明確還表現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認知領域的目標,輕視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注重文化知識的教學,輕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教導。
2.初中數學課堂教育的教學方法不得當
多年來,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雖然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效,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并不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是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在課堂教學模式上,學校更注重研究教而不是研究學。課堂上講授的很多都是理論知識,大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思想。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做好一切準備,不需要學生思考,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茫然被動的狀態,顯而易見,這些將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
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思考,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策略,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天地,成為他們快樂成長的樂園,真正發揮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渠道的作用,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我們發現“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是真正適用于初中數學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好方式。
二、什么是“問題解決”教學
“問題解決”是什么?或許會有人覺得,問題解決指的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把這些問題逐一進行解決,也就是一種尋找處理問題辦法的過程和結果。但是,英國學校數學教育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則認為:把數學應用于各種情形的能力就是問題解決。全美數學教師理事會對問題解決的意義作了如下說明:第一,問題解決包括將數學應用于現實世界,包括為現時和將來出現的科學理論與實際服務,也包括解決拓寬數學科學本身前沿的問題;第二,問題解決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第三,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其基礎是虛心、好奇和探索的態度,是進行試驗和猜測的意向等等。而從初中數學教學的角度來看,問題解決就是:在積極、健康、陽光的心理狀態下,綜合運用自己所儲存的有關數學的能力、知識、素養等,有目的、有計劃、有創造力地解決數學課上的難題或者是老師拋出來的課堂問題、課后作業的一種探究性活動。初中數學教學實行“問題教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創造力、想象力等,也有利于課堂的教與學互動,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怎樣做到真正的“問題解決”教學
1.多鼓勵學生去探索、猜想、發現
要想真正實現“問題解決”,就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積極的態度并進行探索、研究、發現。“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在老師,老師要想方設法地鼓勵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于數學的“問題解決”教學。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發問,就會給學生留下這樣的印象:老師善于提出問題,我們學生更要有求知、樂知、好知的好習慣。鼓勵、支持、引導學生善于思考,那么初中數學教學便顯得不是那樣的枯燥。例如,通過設計條件、結論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2.教師對數學問題的提法和安排要有教學藝術性
“問題解決”教學,必不可少的便是提問題,然而問題的提法也各不相同,提法不同收到的效果自然也有差異。也就是說,新穎的、有獨到見解的提法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此同時,問題的安排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它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和靈活
性,問題的提出必須符合時機,還要顧及學生的興趣,由簡到繁、深入淺出。
數學是一門藝術,設計初中數學課堂教育就是要尊重和關注學生,遵循學生情感發生和發展過程。“問題解決”教學的提出與實踐充分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活力,充分顯示出課堂及其老師的正能量,只有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學.讓鮮活的思想在數學課堂中流淌.數學教育報,2009(1).
[2]楊竹青.加強數學概念教學初探.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03(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建湖縣恒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