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摘 要:高中數學課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了基礎。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要充分發揮數學的作用,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數學;備課;自主學習;生活實際;評價體系
高中數學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學生表達清晰、思考有條理,使學生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鍥而不舍的精神,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然而,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單一的知識傳授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了,而且,這樣的課堂效率也是比較低的。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的數學課堂重點不僅僅要重視數學知識技巧的掌握,同時,還要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一、精心備課,做好前提工作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第一步。然而,在以往教學中,備課環節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①一本教案連續幾年沒有創新;②以教材為主,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③過于注重基本知識的準備,忽視素質的培養等等。但是,這種忽視學生,沒有創新性的課堂模式,已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了。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新課程理念出發,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有價值的數學教學活動;不僅要備基礎知識,還要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不僅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知識灌輸,還要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學生全面性發展打好基礎。
二、鼓勵自主學習,提高探究能力
有人曾經說過: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而是不懂得
自主學習的人。而且,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它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但我們卻將這門課死死地當作了一門提高成績,取得高分,邁向大學的奠基石,學生成了考試的工具,缺少主動性,死記硬背地記住每一條定理定律、記住每道試題的解題過程,磨滅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得學生缺少自我展示的意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空間,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等比數列”時,因為之前已經學過了“等差數列”的相關內容,所以,我采取的是先學后教模式,首先,我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重難點:①等比數列的概念;②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qn-1;③等比數列的單調性;④等比數列的定義的歸納及通項公式的推導。之后,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并將不能順利解決的問題反饋到我這里,最后,我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對于課堂上不能講到的,課下或者自習課的時候給予解答,以保證人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巧,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獲得自主展示的平臺,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應用能力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生活。《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然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數學的應用價值,導致學生只知道數學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分數。在他們的思想里根本意識不到數學的真正價值所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生活引入數學課堂,以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函數模型及其應用”時,為了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也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導入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一個問題:某地區為響應上級號召,在2011年初,新建了一批有200萬平方米的廉價住房,供困難的城市居民居住。
由于下半年受物價的影響,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估計今后住房的年平均增長率只能達到5%。①經過x年后,該地區的廉價住房為y萬平方米,求y=f(x)的表達式,并求此函數的定義域。②作出函數y=f(x)的圖象,并結合圖象求:經過多少年后,該地區的廉價住房能達到300萬平方米?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分析問題,并掌握基本的函數模型,以使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找到學習的數學的價值,進而,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
四、完善評價體系,重拾學習信心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對人的發展要求引起評價體系的深刻變化,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和評價體制等方面。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數學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也就是說,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放棄以往單一的評價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己,重拾學習的信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化,不能局限于幾個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教師的關注,以促使每個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9).
[2]程如桂.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管理觀察,2008(1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