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良俊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作為一項錯綜復雜的工作,在情感領域研究中,主要有消極與積極兩種情況。結合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策略,對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以及具體方法進行簡要探究和闡述。
關鍵詞:情感策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實施,小學英語教學不只是傳授的過程,同時也是增強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積極的動機、興趣、意志、自信及合作精神對學生學習過程及效果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必須重視情感教育對學生的作用,從而不斷增強學習興趣,提高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用恰當的情感策略促進師生交流,提高教學成果,保障學習質量。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中的意義
在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英語作為適應潮流的基本技能,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學英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對培養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積極的情感主要包含愉快、自信、愉悅等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因素;消極情感主要包含悲傷、回信、恐懼等不利于學生學習,甚至還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的因素。特別是小學生正處在不能正確引導情感的時期,英語作為外語,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都會對英語學習造成很大影響。
基于情感策略的小學英語教學,就是在培養積極的情感因素的同時,盡量減少消極情感對學生造成的不利影響,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改善英語教學成果。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引用教材內容,搭建一個滿足學生心理,適合學生成長的學習空間,同時也應該將積極的情感放到教學中去,讓小學生感受到積極的能量,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用積極的情感進行學習。
所以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必須保持良好的情感,去引導或者維系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與成就感。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策略的實施方法
1.老師在情感策略中的作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必須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通過了解學生的不同點,全面正確地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喜悅與困惑,及時排除不良情緒,進行自我調整。通過積極的學習心態,讓自己努力得到他人肯定,從而不斷培養自信心。
課堂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基地,課堂氛圍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英語教學中,充滿關愛信任的眼神、溫情的笑容和生動的教學方式,都是老師帶給學生積極的情感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關注學生動態,在一視同仁的過程中,避免學生出現厭學心理。將積極的情感帶入課堂,不僅能有效降低小學生的煩躁程度,同時還會讓學生擁有一個愉快輕松的空間進行學習,在滿足小學生愛表揚、想被關注的天性后,激發對英語學習的欲望,從而讓他們在毫無負擔的情況下進行英語學習。
2.課堂教學的情感方式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年齡,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天性,創建最佳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角色快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或者根據教學要求以及課本內容進行發散思維,配置有趣味的問題,誘
發學生主動思考,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小學生擁有極強的好勝心
理,對趣味話題很感興趣;如此既滿足學生好玩心理,又能增強對內容的理解程度,進而鍛煉發散思維的能力。
目前,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越來越被關注。多媒體教學作為融知識、色彩、聲音于一體的形式,動態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誘發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近似游戲的過程中努力思考。同時,老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對色彩、聲音的喜愛,將多媒體教學作用放大,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接觸的事物有限,思維模式不夠成熟,因此,形象思維一直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形式。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接觸最多的是簡單的單詞與對話,所以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錄像,進而收到更為直觀的教學效果;這樣既能節省教學實踐,又能保障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記憶和理解。
3.課外的情感策略
在小學英語授課中,實際體驗與知識授課都是小學英語授課的重要內容,老師有目的地進行課外活動,不僅可以發揮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還可以讓學生從實際中感受課本內容,從而將課外活動與課本知識有機聯系起來,保障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工作,對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情感策略,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為英語教學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敏.我國小學英語情感教學策略研究[D].西獻學,2007.
[2]蘇偉偉.試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3).
(作者單位 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