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
摘 要: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一直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對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維狀況進行了調查,并分析了原因,為提高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維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畏懼心理
一、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維的現狀調查
本文在研究地理批判性思維時編寫了調查活動類問卷。問卷共有二十幾個細節問題,跟其相關的維度有以下幾個:好詢問性、自信性、尋求真理性、系統性、分析性、思想開放性和成熟性。在真正進行調查前,已經在江蘇省鹽城市高級實驗中學選取了40名高一的學生進行了預測,接著根據預測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問卷中存在的模糊的、有歧義的少量問題進行研究和修改,變得更簡潔明了。稍微修改后的調查問卷最終確定成為真正的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最終確定后,還在江蘇省鹽城市高級實驗中學抽取了160名高中學生作為被試對象。其中高二80人,高一80人。共回收問卷156份,問卷回收率為97.5%,其中有效問卷1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9%。調查結果顯示:
1.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狀況不是太好,令人不滿意
問卷有一題:教師習慣試著對一個地理問題進行擴展與延
伸。高二學生有20.3%完全同意,有41.9%完全不同意,有37.8%部分同意,高一學生只有4.1%的人完全同意,而有43.7%的人完全不同意,另有42.2%的人部分同意,這說明學生的思維習慣得不到良好的指導和培訓。問卷第11題:地理問題解決后,會仔細地重新進行反思。高二學生有29.7%完全同意,有28.4%完全同意,有41.9%部分同意,高一學生有28.2%完全同意,有29.7%完全不同意,有42.2%部分同意,這表明學生做題大多滿足于答案的得出。
2.高二與高一比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稍好
從調查結果分析出,高二與高一比,高二的批判性思維稍好,這說明高一新生剛剛初中畢業沒多久還不能適應高中的新環境,許多方面還處于適應期,如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習習慣、新的教學風格,所以導致批判性思維的情況不是太好。同時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通過培訓和指導又是可以進一步改善和提高的。
二、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維缺失原因分析
面對目前中學地理批判性思維培養不太好的狀況,努力找出學生批判性思維發展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至關重要的。為此,通過與學生交流和訪談的形式,總結出影響學生批判性思維的主要原因如下:
覺得進行批判性思維是不尊重師長的行為;其他同學沒進行時如何才能進行呢;說得不對可能被嘲笑;跟老師意見不一致,老師肯定不喜歡;批判性思維怎么進行都不知道;書本和老師講的肯定對,是毫無疑問的;作業還來不及完成,哪有時間做這樣的思考;爸媽平時教育要聽老師的話;進行什么批判性思維啊?成績考好就行;不喜歡出風頭。
1.認知方面
受中國考試制度影響,學校家長都認為只要學好知識,考得好成績就是好孩子,卻不知道,考試制度鼓勵的是較低的認知方面的知識,卻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比如,江蘇省小高考制度影響下,為了應付它,教師必須在有限的一點時間內,將與考試有關的基礎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理解,對地理知識的批判可能性就比較小。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人們對地理教學的關注還只停在關心考分上,而且是唯一標準。時間一長,學生形成了缺乏變通的思維方式,形成了順從式的人格特征,這樣就不利于地理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培養。
2.心理方面
從眾和畏懼心理也是學生不敢進行地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原因。由于批判性思維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維過程,而是非常艱苦的思維過程,大多數學生看到別人沒進行也就不會主動去進行
了,省的動腦筋。也有一些學生怕被嘲笑而不敢發表個人觀點。而批判是不畏權威的,是存在風險的。因為在你質疑某種觀點時,你肯定成了贊同這種觀點群體的反方,你就可能是孤立無援的或是觸犯眾怒的人了,必然引起周遭的圍攻。
3.教育方面
長期以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是采取“順之者獎,逆之者罰”的方法,時間一長,“聽話”“順從”就成了學生的行為準則了,卻無情地摧殘了孩子們批判性思維的萌芽,這樣何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呢。書本和老師講的肯定對,是毫無疑問的,學生對書本知識和教師所講的東西從不懷疑,懷疑就是被視為藐視老師、不尊敬老師,會被懲罰。學校老師家長只看成績,不看其他,卻不知這樣大大抑制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變通方法,一律機械化,這樣又何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呢。
參考文獻:
[1]地理課程標準研制組.地理課程標準解讀[D].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2]羅秋官.基于地理思維品質培養的設問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