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文
【教材分析】
“讓生命之根更深”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框內容。“生命的滋味”是這一單元的第二課,旨在啟發學生正確認識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從而增強抵抗挫折的能力。而“讓生命之根更深”是這一課的第二框,目的是引領學生正確認識挫折:挫折雖然給人帶來痛苦,卻含有促進人成長的“生命之鈣”。
【設計理念】
1.力爭一個“創”字: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使教學活動達到最佳效果。
2.突出一個“悟”字:引導學生在閱讀與體驗中獲得感悟,并在體驗與感悟中產生情感的共鳴。
3.突破一個“情”字:通過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在體驗、感悟中將學會傾聽內化為自己的情感需求,從而達到情感的升華與內化。
4.實現一個“導”字:通過閱讀、情境、講故事活動,在情感的體驗與感悟中,生成學生的素養。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生命之鈣”的成分;挫折是人生的學校。
2.能力目標:正確認識挫折,增強抵御挫折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挫折的積極意義,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的挑戰。
【教學重難點】
“生命之鈣”的成分,面對挫折要有“生命之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材、與挫折有關的名言事例等。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收集戰勝挫折的典型事例、名人名言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挫折在所難免
師講述一個學生遇到家庭變故不會調節,學習極速下滑的故事:這個同學遇到了什么?請用上節課的知識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假如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挫折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學生交流。師導入:挫折總是難免的。挫折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我們該如何正確面對挫折?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框。(多媒體出示課題:讓生命之根更深)
二、閱讀感悟——認識挫折的積極意義
1.多媒體出示短文《麥穗與挫折》,學生閱讀后討論:這篇短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討論,小結:生命中的風雨雷電是必需的,正是這些挫折鍛煉了小麥。
2.引導學生閱讀《耐磨的人生》,然后討論:保羅經歷的挫折讓他收獲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小結:挫折讓朋友更加堅強堅韌、樂觀
豁達。
3.“生命之鈣”包含哪些成分?
學生講述有關挫折的故事(動植物的進化故事,名人、偉人成長故事等),并將自己的感悟寫在黑板上。
歸納小結:“生命之鈣”之鈣的成分包括①頑強的意志;②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③積極進取的心態;④不言放棄的信念。
⑤人生智慧……
三、反思自我——情納挫折
“想一想”:你所經歷的挫折給你帶來了什么?
生結合實際,展示自己面對待挫折的積極表現。并認識到:挫折是人生的學校,它能折磨人、考驗人、更能鍛煉人,使人受益終生。(板書)
四、活動體驗——免疫挫折
朗讀高爾基的《海燕》。比賽方式:①每小組推選2位選手,參加預賽;然后每組決出一名參加決賽。②小組推選一名評委打分,10分制,要有差距?;顒咏Y束,教師提問:落選的同學什么感受?如果還有復賽,你們會在哪些方面改進,讓自己更優秀?
通過朗讀競賽,增強學生面對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五、課堂總結——內化吸收
學生朗誦、積累名人名言,并以此作為本課的總結(體現課改的綜合性要求):
1.吃一塹,長一智。——俗 語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 白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
4.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馮夢龍
5.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嵃鍢?/p>
6.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毒蕾t文》
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8.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貝多芬
(作者單位 湖北省房縣青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