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摘 要:教師適時點撥、自然質疑和智慧傾聽能使英語練習課堂更加有效有趣,從而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效能。
關鍵詞:英語練習課;教師作用;點撥;質疑;傾聽
所有的學科教學,都有一個瞻前顧后的過程。練習課,原本就沒有新授課那么生動有趣,許多傳統的練習課就是強行將練習塞到學生手上,讓學生練習練習再練習,從而習慣某種題型的解法,但往往有些學生并不能按照老師的意愿,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碰到類似的題目,只要稍作改動,他仍然感覺很陌生,苦思冥想,無從下手。在英語練習課中,教師應該起到如下幾個作用:
一、適時點撥,讓課堂生動有序
教師如何引導和啟發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將思維導向深入,促使學生頓悟,越過障礙,流暢思維,體現了教師的點撥藝術。課堂上,教師的指導方式是“點”,即引導、提示。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逐一進行細致全面的講解,而是用簡潔精練的提示語去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同時,點的面不需要寬,要有針對性,對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不需要多作指導,要著重抓住知識的重難點、學生的困惑點和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點。“撥”指的是撥亂反正,把學生從無頭緒的錯誤的思維中引導到正確思路上去。點撥力求簡潔精練,具有導向性和啟發性。
英語的練習課,是要讓學生在原有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延伸。教師在進行英語練習課教學時,不是硬生生地給學生灌輸某些題目的解法,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加之與同學之間的討論獲得答案。教師應適時參與他們之間的交流,進行適當點撥。其實,這就是練習課教學設計的精妙之處,這樣的處理方式很自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交流得出答案,加上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學生既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又沒有偏離解題的方向。
每一堂英語練習課,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情境將一節課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將相關內容進行鏈接,
用歸類呈現來代替逐題講解;或者圍繞某一個知識點向四周擴
展,形成一張蛛網式知識圖。這樣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練習課變得生動有趣,系統有序,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實現最大限度地突破。
二、自然質疑,讓學生自主生成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容忽視的。沒有教師的因勢利導,課堂無法實現高效。把課堂還給學生,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信馬由韁,天馬行空。
有些練習課顯得非常熱鬧,各小組學生不時在組內站立討
論,組內的所有人都有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組長會記錄每個人發言的次數,課堂上氣氛一場活躍。有些學生是為了發言而發言,仔細聽來,許多都是沒有價值的“廢話”;有些學生站起來發言的目的純粹就是為了獲得老師的小獎品。通過物質獎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把“物質獎勵”帶入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時間一久學生也就沒興趣了,課堂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有些練習課,要求組長只能記錄發言精彩和有作用的學生。
這個時候,能站起來發言的學生明顯少了,課堂成了少數優秀學生和表現活躍學生的“個人秀”,只要是發言,組內就毫無疑問的是某個學生站起來說。久而久之,那些原本就不怎么優秀甚至有些懶惰的學生就產生了惰性,自己不用思考,自然有人會說,依賴性增強,這部分學生就成了課堂上的“陪襯”,缺乏主動性。
上述這兩種情況中,學生都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另一種課堂,教師會請某一位學生在講臺上擔當“小老師”,給大家講練習,而自己則坐上那個學生的位置上,充當學生中的一員,聚精會神地聽課。教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無形之中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理解,相互更平等、更民主。隨著小老師一題題的講解,其他學生自然會產生一些疑問,課堂就有了意外的生成。在生成中,學生會表達出不同意見,相互間進行著質疑和討論,學生間互相解決著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首席學生”,在關鍵點拋出更有深度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帶入縱深處,問題在生成中漸漸顯現,在質疑中慢慢解決。教師的這種自然而然的質疑,讓學生學會了自主探索,并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學生有疑就問,教師給予引導、啟發,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英語課上采用的教學方法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與欲望,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對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差異的學生,教師可以分層要求,以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進步。每當學生通過大家的力量解決了問題,教師的適當鼓勵必不可少。學生在練習中有了收獲和進步時,教師的表揚會使他們感到興奮,從而對練習產生自信心和濃厚的探索興趣,成功的欲望也會越來越強烈,整個課堂積極向上,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充分發展著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慧水平。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多研究,多反思,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創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三、智慧傾聽,讓知識無處不在
教師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課堂上,課后也是一個廣闊的舞臺。
課上,教師適時的引導,為學生打開一扇門;課后,也不能忽視讀的訓練。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強調課內課外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放手讓學生多方位地接觸更多的英語知識,感受置身英語世界的快樂和奇妙,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起更多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是一個智慧的傾聽者,鼓勵學生平常多用英語,增強語感。
學習英語,相互間的交流相當重要,許多學生只在英語課上學英語,課后再讓他說英語,他會覺得不正常。教師要挖掘練習材料中的興趣因素,把興趣加在知識上,同時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把學生在課外有所感觸卻不太清楚的問題引入課堂練習。這樣能使練習內容更加新穎、奇妙,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品嘗到練習課的樂趣。教師的正確引導和促進,可以讓學生將課上的知識運用到學習生活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感受分享的快樂,品味思考的碩果,在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在交流中得到
進步。
總之,在進行英語練習課教學時,要使課堂實現高效,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至關重要,而教師適時的點撥、自然的質疑和智慧的傾聽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師的這些作用可以使英語練習課堂更加吸引學生,真正成為學生們的思維競技場。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