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晶
摘 要:語文學科是學習各科的工具課,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大,學生缺乏學習的持久性和連續(xù)性,因此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識字教學;低年級;興趣;特點;培養(yǎng);能力;教學效果
根據(jù)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00個左右。可見新的課程改革更把低年級識字教學列入了重中之重。一年級的新教材確定要認識700多個漢字。
一個語文教師要有多少東西傳遞給學生啊!用說文解字來解釋低年級語文也不為過。我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于是我在工作中積跬步以至千里。
一、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善用學生認知水平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的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對于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則不感興趣,因而不易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我從起步階段就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因此,我們要使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二、深入教材,為學生量體裁衣
熟識的東西更能在學生的心里對號入座,適合的內容,接近生活的知識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東西,在教學中也是他們最容易達到的目標,容易使他們得到成功感。為此,能夠接近孩子,才能喚起孩子內心的愿望。往往在教學中我只要多說一句:它就是“柳樹”的“柳”,你看它有長長的樹枝,就像女孩子的頭發(fā),所以,這個字里有一筆短短的橫撇,還有一長長的豎撇,下面就會有孩子說:哇,就是這么回事啊,我知道了。然后就很少會出錯。對于易錯易混的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比記憶、解字記憶、歌謠記憶等等教給學生,效果加倍。
三、培養(yǎng)學生喜歡學習漢字
老師做的再多,不如孩子的樂學。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1.培養(yǎng)學生對字形的觀察力,從漢字結構中感受字義,有的放矢的學習
2.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識字規(guī)律
事物總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識字教學也一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運用,以利于學生從音、形、義上更好地掌握生字。
四、充分利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
學生的識字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學前差不多會認得很多字,但有的學生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學習能力的差異,如果要統(tǒng)一地從頭學起、從零開始,學生一定不喜歡,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能不能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我進行了嘗試:
1.培養(yǎng)合作精神,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有的甚至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我為他們設立小組長,分別讀課文,一組人共同聽,共同訂正錯誤,辨識生字,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2.利用“小老師”,實現(xiàn)多元評價
課堂上我很難做到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識字情況。于是我利用“小老師”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每組中如果有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于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本組的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學生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后,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五、開拓多渠道識字,鼓勵閱讀展示
鼓勵閱讀,鼓勵孩子講故事,給孩子時間進行口語表達,這樣可以促使他們進行更多的閱讀,從而增加了了解生字的機會,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f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
最后,教師還要及時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教師以愉快、友好的態(tài)度指導學生去認字,在班級中形成一種融洽的合作式氣氛,師生之間關系融洽,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可以發(fā)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學習的主人。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量,為學生一生的學習進取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袁琦.趣味性識字教學淺見[J].新課程:小學,201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東遼縣平崗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