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國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也在一步步從傳統的教學束縛中解放出來,通過轉變教學觀念、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等等,使得初中數學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就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困擾教師和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意見。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觀念;創新
新課程改革對我國的教育教學事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從教學觀念到教學目標再到教學評價都賦予了教學新的使命。而初中數學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關注,更需要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加以重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包括初中數學在內的每一學科的目標。
然而,就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因循守舊,一些教師認為,新課改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在教學工作中依然堅持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忽視新課改要求的教學工作,導致學生對學習依然處于被動狀態,學習效率低下。其次,“教”與“學”脫節,表現在教師專注于自身的教學任務,而忽視學生接受知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學生聽從教師的指導,卻不注重自身的自主探究與創新能力,使得教與學相互脫節,教師的教學質量止步不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與鍛煉。最后,單調的教學氛圍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教師多采用講述的方式進行,學生聽起來比較枯燥無味,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聽講不認真的情況下,教師講課也會受到影響,這樣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制約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這一問題值得廣大教師反思。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提出幾點意見,僅供參考。“教然后知困?!弊鳛橐幻處?,在進行教學工作之余,要時常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在不斷地發現困惑的同時不斷改進,這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深挖教材,正確引導學生
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教材的改革,因此,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教師通過轉變傳統觀念,正確定位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堅持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個體能力的培養。對于新教材,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和教學的主體。例如,在初一數學“數學與我們同行”里,老師只需要給予簡單的講授,主要由學生自主發揮,讓學生討論、動腦、總結,最后,老師進行評價和匯總,從而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新型的教學方法不是單一的講述,而是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狀況創新教學情境,將學生生活體驗與教學相結合,既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對初中數學課后的應用題講解時,教師可以找出一個有針對性的例題,讓學生充當生活中的各個角色,并賦予他們相應的任務,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演示,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問題,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程對學生的評價提出了新的標準,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做到不用成績這一個尺子評價學生,而應該“多幾把尺子”,例如,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道德素質等等。同時,教師在評價時應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促使學生不斷地追求上進,不斷進步。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擔負著培養綜合性人才的任務,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創新,在實踐中感悟新課程理念。
參考文獻:
[1]陳燕.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快樂閱讀,2012(22).
[2]曹海軍.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新課程:上,2011(1).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廣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