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娟 沈亞成
摘 要:教后記是教師成長、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教后記;意識;方法;使用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說的就是對教學的反思,這是教師專業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途徑。教學后記是對課堂教學思考的記載,是教學過程中的必要過程,是一種特殊的備課形式,有利于改進、優化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也有利于強化教師的科研意識。教學后記要抓住自己的感受、領悟最深的東西。或是成功之處,或是激情狀態下創造性思維的靈感火花,或是個性化的內心體驗,或是教學中的困惑,或是教學中的疑難問題等等。
一、教師要養成寫教學后記的意識
凡是在教學戰線上取得成功的體育教師,他們大都有著寫教學后記的良好習慣,他們所寫的這些反思記錄,為他們日后的成長、成功,積累了豐富的數據、案例和經驗,為教學研究提供了最真實的原始資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教學反思是體育教師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而使自己盡快成長為學者型教師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每一名體育教師都應養成自覺進行教學后記的習慣。
對于良好的教學后記習慣,筆者有四點認識感受較為深刻:
1.不一定每節課都記教學后記。教師的精力有限,要依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區別對待,比如,有的教學后記可以特別詳細,有的則可以選擇一兩個點進行后記,有的則可以不進行后記,從而提高教學后記對教師成長的實效性。
2.要差別記載,針對不同的班級進行記載。體育教師一般都會任教幾個班級的體育課,同樣的教學內容在不同的班級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因此要差別化地進行教學后記。
3.教學后記的內容不一定只記在教學設計的最后面,可以結合教學設計的過程,記載一些思考的內容。
4.后記的時效性要高。一節課上完如果能夠在一兩天內及時進行思考并記載下來,相對而言教學后記的效果較好,否則隨著時間的延長一些課堂細節教師可能出現模糊甚至遺忘,給教學后記增加難度。
二、教師要掌握寫教學后記的方法
其實,對教學后記的重要性大部分體育教師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又不得不面對一些現實情況,很多體育教師的教學后記是一種應付上級檢查的記載,其內容存在單一、膚淺、只有問題沒有具體的解決思路等問題,比如,一些教師在教學后記中不能準確地抓住某節課的具體情況,而只是用籠統的語言進行表述,使得教學后記大有千篇一律之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后記時不會抓“點”,這里所謂的“點”是指值得記錄下來進行思考并改進的細節。筆者認為這種“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堂中讓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件,比如,課堂中發生的安全事故、課堂中的一些意外事件等。
2.對照課堂預設目標與實際達成目標所進行的思考,比如,很多教師在課前預設了多個目標,可最后達成的目標可能很少,那么可以思考存在差距的原因。
3.場地器材的使用合理度,比如,很多教師課堂器材使用單一,好不容易拿到課堂上的器材很多時候都是在那空閑的,那么教師可以思考如何進一步提高器材的使用頻率。
4.隊伍調動的合理度,一些教師在課堂頻繁改變學生隊形,既浪費時間又容易打斷課堂練習節奏,那么教師可以思考能否減少隊伍的調動。
5.學生的練習密度與強度等。
三、教師要學會使用教學后記
1.教學后記的目的是為了完善教學環節,提升教學水平,因此教學后記提出的改進措施一定要運用于實踐,以檢驗反思的效果,形成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模式。可以就同一班級、同一內容進行連續多次思考、實踐(主要是針對高規格的評優課一類的教學),也可以將同一內容在前面教學班的教學思考運用于后續教學班(主要針對平時一般的課堂教學),做到教學后記的連貫性和徹底性,使教學后記發揮它應有的及時和長遠效果。
2.教學后記可以很好地豐富科研話題,提升體育教師的科研水平。教師可以從教學后記中選擇一部分思考點進行加工和完善,并向體育報紙雜志投稿,由于教學后記來源于教學實踐,因此稿件在投稿時很容易被各報紙雜志采用。
參考文獻:
周如俊.教后想想 想后寫寫.中國教育報,2004(21):7.
(作者單位 姚慧娟:江蘇省淮安市金湖外國語學校沈亞成:江蘇省淮安市金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