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印輝
摘 要:在國際數學教學活動中實踐活動是被重視的教學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未來數學課程發展的一個趨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強調讓學生“做數學、背數學”不如讓學生“懂數學、用數學”,這才是所有教學活動要達到的終極目標。要想讓學生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取得好的教學成果,一定要做到這兩點:數學綜合實踐課中應用分組的學習策略;數學實踐課中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效率提供借鑒經驗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學習環境;課堂活動
既要實現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的培訓目標,又要重視學生個體發展目標的實現,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既能獲得知識又能謀求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落實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是小學生對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小學生存在年齡較小、缺乏閱歷、定位不清、實踐活動缺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最好是從根本上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才是提高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效率的關鍵。
一、數學綜合實踐課中應用探討教學策略
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要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讓學生占據主動學習的地位,這樣就不會覺得數學是一門枯燥、被動學習的課程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之中,在數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分組學習在數學綜合實踐課教學中是較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有一個教師在教學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時提問:“某工程由甲、乙兩隊承包,2到4天完成,需要支付1800元;由乙、丙兩隊承包,需要3+3~4天可以完成,需要支付1500元;由甲、丙兩隊承包,要2+6~7天可以完成,需要支付1600元。在需要一星期完成的情況下,選擇哪隊支付的費用更少?”教師要求同學們分好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每組派出代表發言。這時前后左右的學生聚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教室里嗡嗡的聲音表明學習氛圍濃烈。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了討論之中。幾分鐘后,小組中選出的代表發言,“根據應用題的題干可以看出選擇甲……”“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是,我應該……”小組之間的討論學習是一種實現資源共享、大家凝聚智慧的過程,能夠讓學生以討論交流的方法相互學習、交換看法,提高數學實踐課程的實效性。
二、數學實踐課中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數學的實踐教學非常重要。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以一個愉快、輕松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有利于數學實踐課的學習。那么,如何在數學實踐課上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呢?
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喜好,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實踐氛圍,還要了解學生對數學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
其次,可以利用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像多媒體、投影儀等,聲音和畫面都會對學生的感知產生強烈的沖擊,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強化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還要在平時的課堂上或是課下的交流中抓住有利時機,向學生講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正確地看待數學。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社會價值、現實意義就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效率。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新世紀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是素質教育重點提倡的方法。綜合實踐是一種能力,可以終身受益,有這樣一句話說:“世界上最珍貴的知識就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地致力于培養學生數學綜合實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我們要創新教育方法,改變教育模式,用事實說明問題,為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發展提供經驗借鑒,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董艷梅.恰當引導,化失敗為成功: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案例[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9).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