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惠娟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對現代型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改變,其中對會計專業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企業單位對現代化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增,給一些職業院校會計人才的培養帶來一定的挑戰。為了適應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需要進一步優化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通過對當前職業學校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問題展開討論,了解具體的現狀與問題內容,從而為職業院校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形式;實踐教學
現階段,很多職業院校都設立了會計專業,由于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優秀會計人員,所以,職業院校在設置會計專業時,要充分考慮現代化建設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實際要求,結合現代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素質水平、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良好的職業素養的現代會計人才,以此滿足市場經濟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國設立會計專業的高等職業院校有上千所,會計人才培養水平存在很大差異,進而導致會計人才培養出現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職業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展開討論和分析,希望能為提高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作出貢獻。
一、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
1.培養目標不明確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培養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會計專業人才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與發展。當前,很多職業學院的會計專業在辦學條件方面與實際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辦學條件還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師資力量、實踐教學配套設施、教學課程布置等,以至于培養出來的學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2.課程設置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很多職業學院在會計專業方面都沒有形成統一標準的教學課程,大多靠學院會計專業的教師或學院教學部門來制定,而且課程內容過多地涉及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教學活動。另外,有些職業學院雖然認識到社會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活動開展缺乏合理性、規范性以及有效性,以至于會計專業課程教學達不到會計專業的實際要求。
3.教學形式太過單一
對于絕大部分職業學院來說,在會計教學上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忽視實踐的重要性,這樣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利于職業學院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職業學院的會計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雖然現代素質教育倡導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來優化教學模式,但是,很多職業學院在會計多媒體教學中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用多媒體設備展現出來,根本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談不上豐富會計教學方式。
4.社會實踐環節薄弱
由于職業學院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導致學生在畢業實訓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實訓內容在學院會計教學中根本沒有涉及,很多學生一時難以上手。另外,學院將會計學生安排到企業單位實訓,其實訓內容主要以鞏固教學課程的理論知識為主,涉及實際動手鍛煉的實訓內容少之又少,缺乏現代化的實訓配套設施,不切合實際會計崗位,不僅達不到良好的實訓效果,還會誤導學生對會計職業的理解和認識。
5.會計專業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很多職業學院的會計教師都是剛從師范院校走出來的大學生,所接受的會計專業教育也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忙于學院教務活動,很少去相關企業單位了解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只是局限于會計專業的教材內容,與實踐教學脫節,這樣就難以培養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會計人才。
二、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的解決對策
1.明確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就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來看,職業學院在培養會計人才時,應該注重專業素質、實際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使其成為優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學院應該明確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培養從事企業單位實際會計工作的復合型會計人才為主要目標。
2.課程設置以實踐教學為主
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掌握實踐操作能力是會計專業人才的基本能力,也是會計專業學生進入企業單位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專業技能,所以職業學院在設置會計課程時,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鞏固課堂上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同時認識和提高會計職業所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職業學院可以與社會企業單位合作,開展實踐教學課程,從而滿足當前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根本需求。
3.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形式
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學院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主,教育教學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此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要想提高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會計專業教學模式,豐富會計教學形式,探索有針對性、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時實現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4.完善社會實踐教學
各大職業學院可以與相關企業單位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學院可以將多功能廳模擬成一個企業單位的會計部門,并按照現實企業單位會計工作實際情況來模擬會計核算、財務會計管理等工作流程,將真實的會計工作狀態展現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會計工作的具體流程,以及相關工作性質和實際問題。學生置身于實際會計工作中,能夠了解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從而在完善自身會計專業學習的同時,提高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單位對會計崗位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會計人才為基礎,優化會計專業教學課程和教學方式,完善會計專業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采取“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社會實踐教學環境,從而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一批高等技術應用型的會計人才,滿足會計崗位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劉艷.基于素質分析視角的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
[2]楊淑媛,周航.會計人才培養視域下“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
[3]王京芳.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進的路徑選擇:基于職業能力的需求與協同效應[J].大學教育,2013(1).
(作者單位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