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闖龍
摘 要:為了適應當前計算機教學的發展,中學信息技術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目的是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計算機的文化和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能力、知識,在學習中不斷增加創新意識與信息思維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計算機教學;實效性
在信息和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因此,在現有的初中學習階段,信息技術課是非常重要的。
一、拓展教學內容
教師要轉變原有的傳統教學觀念,把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和教師講解有機結合。教師在傳授理論課時,需要拓展相應的教學內容。比如可以講一些信息技術發展史,運用信息技術怎樣增強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
等,運用這些實際的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在上實操課的時候應該給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上網,讓學生在網上去找尋他們所想知道的信息,讓學生自己去了解一些新的內容。
二、激發學生的自覺性
運用任務驅動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此教學方法指教師在上課之前先提出一些和學生生活有關的任務。教師從實際出發,按照課堂教學的內容,適當安排一些和學習有關且有趣的內容讓學生提起興趣。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還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Word中圖文混排時,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精致的海報。海報包含了關于藝術字、文本框等需要學生所掌握的內容。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之后學生在學習藝術字的時候,會想辦法用字的大小、顏
色、位置和形狀等多次修改和選擇,在這樣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美術的設計能力并展開各種各樣的想象力。
三、鼓勵合作學習
在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與其他學生討論分析是最好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多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式的合作學習,鼓勵大家互相幫忙,一起完成任務。同時注意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建立起自信心,為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打下扎實基礎。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教師只要不斷深入探究新教學的材料以及創新教學方法并努力完善教學的評價機制,就一定可以實現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作者單位 甘肅省涇川縣黨原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