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太紅
摘 要:多媒體技術不但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而且也日益普遍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實現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興趣;難點;重點
一、應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就是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意義上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根據教學大綱實施教學,這樣,教學課堂顯得比較單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難以實現滿意的教學效果。多媒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講解函數性質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問題的時候,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燃放煙花的錄像,在學生觀看錄像的過程中,教師指出在進行煙花制作的時候,都想要實現盛放的最大值,并且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怎樣確定時間(t)和煙花離地面高度(h)的關系?在煙花沖出的過程中,它爆裂的最理想時間是在什么時候?在這個時候離地面多高?這樣,教師通過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應用多媒體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難點和重點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處理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能夠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是不是能夠突破教材的難點和重點還會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甚至一些難點和重點還能夠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產生影響。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難點和重點是非常關鍵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能夠使得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形象化,學生的學習也變得更加容易,進而能夠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難點和重點。比如,教師在講解橢圓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橢圓的標準方程與定義是難點和重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以下的動畫內容:動態性地呈現水杯傾斜時的橢圓水面;地球在環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的橢圓軌跡這種現象。這樣就能夠將橢圓的形狀多角度地呈現給學生,進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知橢圓。教師通過實施多媒體教學,不但說明了“平面內到兩定點間距離的和是常數的點的軌跡為橢圓”,而且也說明了“兩個定點間的距離一定小于動點到兩定點間的距離之和”,進而使得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學生也切實理解了橢圓的定義,有效地突破了教材的難點和重點知識。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夠注意到橢圓焦點所在軸是由a、b的大小關系決定的,以及當a和b相等的時候,橢圓就成為圓等一系列的橢圓性質。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因此,教師一定要有效地應用多媒體,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孫林.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6).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沐川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