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建軍
摘 要:交互式電子白板較傳統的多媒體技術具有其優越的特殊功能。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下,廣大教師在電子白板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應擺脫多媒體技術對課堂教學的束縛,充分認識到教師、學生、電子白板之間存在的交互性,務實地展開交互性學習。
關鍵詞:白板功能;師生交互;學習體現;角色定位;教育作用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運用于教學實踐。但在許多情況下,多媒體教學盡管展現的形式生動活潑,但只是一味地由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更多的是被動接受,而參與性較差。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的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正漸漸地走進了中小學的課堂,加深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力度,促進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化發展。但在目前的實際運用過程中,許多教師只是將其當作PPT的升級,而未能充分認識到它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師生交互性優勢,從而影響了其在教育中應有教育功能的發揮。筆者根據電子白板的主要功能,對電子白板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交互性學習方面做一些探討,為廣大一線教師合理使用電子白板提供一些參考。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及其主要功能
交互式電子白板上一塊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工作的大感應屏幕,它將白板、電腦、投影機三者相連,電腦的內容可以投影到電子白板上,電子白板的操作和內容可以反饋到電腦上,它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筆在白板上操作電腦。
它的主要功能有:(1)演示功能:利用計算機操作展示圖片、動畫、影片剪輯、PPT,或其他軟件和工具的操作過程;(2)即時書寫功能:利用音響定位技術實現在白板上直接書寫,相當于在黑板上的操作;(3)人—機交互功能:在白板上的觸控相當于鼠標操作,直接控制計算機并顯像反饋;(4)記錄功能:可將白板界面操作進行數字化存儲,并回放和打印;(5)強化功能:包括聚光燈、拉幕、放大鏡、多點觸控等應時操作,目的在于突出表現演示對象的某些屬性,強化觀眾印象和理解。
二、電子白板環境下師生交互性學習的具體體現
教學交互是一種發生在學生和學習環境之間的事件,它包括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包括學生和各種物化資源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師生交互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著傳遞教學信息、主導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教師和學生之間交互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的質量和效果。交互式電子白板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教師—學生—教學環境之間的交互性方面,有比傳統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
1.“人—人”交互
多媒體大屏幕投影、powerpoint等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過程完全被預先設計好的課件內容所控制,不能針對學生的情況對教學內容作靈活、隨機的增減或調整;不能充分展現個人的書寫、表情、肢體語言等,缺少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教學時教師的大部分精力要放在課件的播放上,對學生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較少。
交互式電子白板利用電子感應筆代替鼠標在交互白板上操作,可以隨意地書寫、畫線、批注、標記,教師可以擺脫鼠標,離開計算機進行操作。這就使得教師可以擺脫“被電腦控制”,從而,一方面,能夠積極地回到學生的群體中,通過傾聽、書寫、對話、表情等與學生進行更多的溝通;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境增刪教學內容,自由地發揮,充分展現個人的教學風格與魅力,更多地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交流。由于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學生不再是看客,課堂中有更多的思考,有了更多的與教師、同學交流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得到了明顯提高。
2.“人—機”交互
交互式電子白板提供了多種書寫模式,利用電子感應筆代替鼠標在交互白板上操作,可以運行任何應用程序,同步顯示計算機的一切操作,教師不再是過去的“放映員”,不再被電腦所“控制”,可以像使用黑板一樣隨意地書寫、畫線、批注、標記。教師也可以利用交互白板的書寫、畫線、移動、旋轉、數學工具、容器等功能,設計教案或精彩的互動情景,使其成為師生間集體學習和平等對話的平臺。對學生而言,學生也有了更多的到白板前展示、表現、練習和合作的機會,使學生能更多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總之,在電子白板環境下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角色,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而靈活地使用白板,使它成為一個學習的幫手,從而使課堂教學回歸生動、靈活的狀態,使預設性課堂轉變成生成性課堂。
3.“人—機—人”交互
由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信息存儲功能,它的資源庫里儲存著大量的聲音、備課工具、網格背景等信息素材,可以在沒有網絡的環境下為師生提供所需要的素材。教師和學生可以在教與學過程中隨時調用這些材料。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使用它的信息資源,也可以有目的性地生成各種教學資源。
此外,交互白板可以如實地記錄下教學過程中發生的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所有細節,以便教師在課后能及時反思教學得失,總結教學經驗,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此外,白板軟件還提供了一個脫離白板環境可以閱讀白板特殊文件的小程序,此程序可以實現把教師的教學演示的具體操作過程錄制成視頻文件,并通過多媒體網絡軟件傳輸給學生,或者可以放到校園網的教學版塊上,供學生自主學習、反思。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課堂的組織形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定位好自己的課堂角色,既不能抱著傳統的觀念排斥電子白板這一現代教育技術,也不能濫用或誤用電子白板,導致師生角色的定位不明確。“技術與教育相結合應該遵循教育的先進性,而不是技術的先進性。”我們不能因為電子白板的技術先進性而忽略了教育的先進性,致使教師為了適應現代教育技術而失去了教學章法。只有明確電子白板的功能,合理定位師生角色,才能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為教育服務的重要作用,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麗.術語“教學交互”的本質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2):14.
[2]胡曉,趙勇,張建偉,等.新技術如何加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3(20):14.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