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新明
摘 要:由于中學生正處于發育階段,思想活躍,具有較強的模仿性但自控能力差等特征。在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必要開展紀律和法制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講究方法把握學生接受教育的有利時機,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關鍵詞:心理特點;教學;法制教育;重要性
一、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中、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身體迅速成長,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這個學齡段獨特的心理
特征。
1.年齡小,正處于發育階段,膽子小,自我保護能力差,易受侵害
2010年、2011年先后出現兩起校外青年敲詐勒索中學生錢物的案件,抓獲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先后向鄉中的30多名學生進
行過數次敲詐,但是沒有一名學生報案。
2.好奇心、自尊心強,思想活躍,具有較強的模仿性
如今學生在發型上有追星染發的,著裝上有奇裝異服印有明星照片的,相互之間稱呼張口閉口“大哥”“小弟”等都是很好的證明。
3.思想不穩定,自律意識差,辨別能力不強,自識能力差
在近幾年查處的校內學生違法案件中,涉案人員中有15人曾經數次違反學校紀律,被形象地喻為“害群之馬”“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地上大蔥皮糙肉厚”的學生,他們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一抓一說便好,一停一放毛病又犯便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4.意志薄弱,易沖動感情用事,自控能力差,不計較后果,心理波動大
主要表現在發生的一些意外激情案件上,2008年鄉中某男生,因一句話而氣惱,遂用凳子將另一名學生右眼砸瞎,給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另外報紙上刊登的其他縣、市發生的一些案例也同樣說明了這個問題。
5.依賴性較強,容易貼近,容易溝通,易搞好正面疏導教育
現在獨生子女較多,自小受父母的疼愛,受家庭的影響較大,升入初中、高中后學生在家對父母的依賴,逐步轉向老師或其他能夠為其提供安全保護和精神上寄托的人身上。
6.接受新知識能力強,易受啟發,易被引導
在近幾年的法律教學輔導實踐中,我們感覺到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但其掌握的法律知識相對缺乏,所以學習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知識的積極性都比較高,也就是愿意學,有些學生對老師的有些做法敢于大膽提出異議,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權益,也就是說愿意用,這些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二、教育中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針對中小學生的以上生理及心理特點,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增強思想品德、紀律和法制教育的效果。
1.內容上主要抓好正反兩方面教育
正面教育做到三個突出:
(1)突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
觀、價值觀教育,使廣大學生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集體、熱心公益;
(2)突出分辨真假、美丑教育,培養學生助人為樂、扶貧幫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公德,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培養學生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團結友善的家庭美德,等等。
(3)突出民主與法制、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紀律的關系教育,培養紀律意識,使學生正確把握違反學校紀律與一般違法和犯罪的辯證關系,做一名遵守紀律的學生,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2.教育方法上把握“三宜三忌”
(1)宜多聯系實際,忌空洞說教
青少年生性好動,思想活躍,單純的法律知識內容深奧難懂,單純的道德教育令人感到苦澀乏味、不易掌握,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集中,而堅持以案說法,聯系實際進行教育,能夠讓學生從案例及問題的發展中掌握一些知識,而且難忘記,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教育的生動性、有效性。
(2)宜相互交流,忌單向灌輸
施行換位教學,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想學生正在想什么,正準備做什么,有什么問題,該怎樣教學,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3)宜重教,忌偏重于言教
時刻注意方傳身教,增強教育的科學性,使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3.在教育的形式上靈活多樣
一是認真搞好法制輔導課的教學。做到教學前有計劃、教學中有教案、教學后有調查回訪,逐步改進教學,逐步鞏固教學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各種載體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包括校園廣播、張貼標語宣傳畫、制作宣傳園地、板報等,營造一種學法、知法、守法的法制教育氛圍。三是設立一名專職民警常年擔任學校法律顧問,并設立法律信箱,隨時隨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解決有關法律上的困難,將教育融合于平時,將矛盾化解于萌芽。
4.在教育的時機上把握機會
(1)剛入學
利用剛剛入學的時機進行法律教育,首先抓住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面臨的是新環境、接觸的是新事物、學習的是新知識,此時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思想活躍,教與學能夠較好地達到和諧統一。其次抓住依賴心理。從生活上照顧他們、學習關心他們、思想上行為上正確引導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道德教育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教與學能夠得到深化。
(2)放假前
放假對老師來講意味著要休息,對大多數學生來講是放松,而對部分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辨別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講便可能是一次放縱的機會。此時進行法制教育主要是“敲警醒鼓”“打預防針”。
(3)發生典型案例時
因復雜的家庭、社會環境影響,學校內外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事情。對于侵犯學生合法權益,威脅學生人身、生命、財產安全的行為。教育學生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5.法律教育努力的方向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地成長、能否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存亡和民族的興衰,我們必須重視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紀律及法制教育,引導和保護,并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上和環境。
總之,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必要的紀律和法制教育,不但對于學生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學校和家庭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擺在我們全體思品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
(作者單位 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荷堯鎮荷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