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香
摘 要:社區村民學校作為社區教育最基層的教育陣地,在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學習型社會及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利用村級資源,辦好村民學校,對提高農民致富本領,提升農民生活質量,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區教育;村級資源;創新教育
社區村民學校作為社區教育最基層的教育陣地,在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學習型社會及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辦好村民學校,已是當前提升社區教育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村民學校因辦學地點就近、辦學方式靈活、學習技術實用、學習內容有針對性等特點,越來越深受村民的歡迎和社會認同。辦好村民學校,對提高農民致富本領,提升農民生活質量,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根據社會事業發展的需要,利用村級資源,辦好村民學校,使之真正發揮其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索,現發表一己之見,愿能夠給從事農村社區教育工作者以啟迪。
一、領導重視、健全規章是辦好村民學校的前提
1.領導必須高度重視
社區教育作為一種全民教育,是一種“大教育”的范疇,如果沒有政府的統籌協調和重視,是難以得到開展和深化的。這就需要我們從事社區教育工作的同志不斷進行宣傳和引導,提高領導干部認識,統一他們的思想,使鎮村領導充分認識村民學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高度重視這一工作。只有領導重視了,才能統籌協調社區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真正推動村民學校的發展。
2.加強組織領導
社區教育工作應由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統籌協調,成立領導協調小組。各行政村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黨支部和村委會是村民學校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并要確定一名懂業務、認真負責、樂于奉獻的辦學干部主持村民學校的日常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承擔村民學校的指導職能。
3.強化規章制度建設
辦好村民學校,制度建設非常重要,要把村民學校建設工作列入全鎮教育工作的年度考核內容,把村民學校工作列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列入每年度工作的具體計劃。只有切實以村民學校為依托,才能確保農村建設順利進行。鎮社區教育中心要加強對村民學校的管理和考核,對村民學校工作開展指導和檢查評估,使各村民學校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不斷提升村民學校的辦學質量。且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社區教育制度,確保鎮社區教育中心在指導與管理村民學校辦學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要通過試點逐步完善工作目標責任制度、聯系會議制度、表彰獎勵制度、社區居民終身學習制度、社區教育督導制度,制定學習型家庭、學習型單位創建標準,確保社區教育工作年初有計劃、有目標,年中有檢查、有考核,年度有總結、有評比、有表彰。
二、落實經費、強化建設是辦好村民學校的保證
1.落實辦學經費
村民學校的辦學經費應納入村事業經費統籌規劃之中,同時還可以通過向社區內的企業、個人捐集一點,向參加培訓的學員收一點等途徑開源,以保證村民學校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壯大。
2.強化陣地建設
鎮社區教育中心要按照縣制定的示范社區村民學校創建標準要求,高起點、高標準規劃村民學校建設。部分村可根據村實際情況,利用村學校布局調整后村小學校舍資源實施,有的可利用新擴建的村委辦公大樓進行村民學校實施。且要確保村民學校校舍建筑面積、活動場地面積、教學用房面積、圖書閱覽室面積、科技圖書數量、教學計算機等硬件達到縣示范社區村民學校標準,能夠滿足村民日常學習、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真正使村民學校成為村民學習、培訓的校園,文化、休閑活動的家園和樂園。
三、整合資源、全員培訓是辦好村民學校的抓手
社區村民學校以“村民辦、村民學、為村民”為辦學宗旨。村民學校要把服務群眾作為村民學校的切入點、出發點和歸宿,給村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和精神食糧。這就要通過引導、教育社區廣大居民積極參與教育培訓、文化活動等不斷提高村民學校辦學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形成社區內居民全員參加、全程參與、全方位學習的教育氛圍。
1.整合鎮村各類資源辦好村民學校
村民學校要整合村中小學資源、社會團體資源、企事業單位資源等,通過互訪、交流、比賽等形式,整合社區內外資源,調動各方力量,使之為我所用。村民學校要重視利用鎮村共青團、婦聯、老年協會及社會團體在社區教育活動中的作用,以實現社區居民全員參與各類教育培訓的目的。
2.廣泛調動廣大居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村民學校既要重視政治、道德、科技、計生、環保等知識的教育,又要兼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的舉辦。村級農民運動會、村際籃球賽、男女龍燈隊、老年腰鼓隊等民間活動的開展要形成制度化、常態化。通過先進事跡報告會、座談會、交流會、表彰會等,激發居民學習信心和進取心。
村民學校只要按需辦學、因人而教、方法靈活,不斷激發村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就能吸引更多的村民自覺自愿地走進村民學校的課堂,村民學校就有了活力,就有了“氣場”,就會越辦越好。
四、統籌協調、創新教育是辦好村民學校的關鍵
村民學校以教育培訓為主要任務,擔任提高農民素質,提升農民學習能力,培養新型農民建設新農村的重要責任。統籌協調、創新教育便成為提高培訓效率、提升學校服務水平乃至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1.創新教育隊伍
村民學校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和一支強有力的志愿者隊伍。要不拘一格聘請社區內的能人、名人,將那些熱心社區工作,具有一定技能特長、事業心強的中小學教師、致富能手、“土專家”及知名人士加入到村民學校教師隊伍中來。同時,還應建立一支教育志愿者隊伍,參與社區村民學校的各項
活動。
2.創新教育抓手
村民學校除開展正常的教育培訓外,還應配合鎮政府和鎮社區教育中心抓好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的創建活動,組織開展村級學習型家庭、學習型個人的評選工作。通過宣傳學習型家庭和個人事跡,進一步推動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村民學校要通過學校這一主陣地,廣泛開展讀書讀報、有獎問答、知識競賽、交流評比等活動,進一步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質,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路子,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新風,和諧社區、平安社區建設作出貢獻。
3.創新教育培訓
鎮社區教育中心要將對村村民的教育培訓下移到各村村民學校,各村民學校也要因地制宜,自主開發培訓項目,形成自己的培訓品牌和教育特色。
(1)要創新辦學理念
村民學校要始終把握村民的脈搏,村民需要什么,學校就教什么。一是緊跟形勢教,二是根據對象教,三是緊抓需要教,四是緊貼實際教。
(2)要創新辦學機制
村民學校始終要把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給農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提高村民學校辦學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村民學校辦學一要便民,二要樂民,三要惠民,在學習時間、方式、方法上要方便村民、服務村民,各項教育文化活動要寓教于樂,讓村民享受到快樂,各種教育培訓要使村民掌握一定文化和技能,提升就業、創業的競爭力。
(3)要創新辦學模式
村民學校要將鎮村的工作重點與教學內容統籌起來,將教學內容與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統籌起來,將農民教育內容和形式與農村特色的思想工作結合起來,開展適用培訓、適時培訓、適事培訓。
4.創新教育載體
社區教育的網絡資源是開展社區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鎮社區教育中心要建好中心網絡資源共享學習中心,建起“科技信息網站”,及時更新網站內容,增加網站信息容量,提高學習點擊率,使社區各類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有條件的村民學校,也要開發村級居民學校的教育網絡資源。社區教育要以網站為主陣地,多側面、多渠道實現資源共享。
村民學校是農民教育的重要陣地,它對提高農民素質、新農村建設都具有現實的意義。整合村教育資源,建設村民學校,提升其服務能力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只要我們熱衷于成教事業,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實際的村民學校發展之路。
(作者單位 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鎮成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