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忠
摘 要:高爾夫運動在揚州開展的比較遲,但隨著消費者收入提高,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顯著增加。如何在競爭中獲得優勢成為每一個俱樂部的首要戰略。本文從揚州市高爾夫俱樂部現狀與環境入手,具體分析其營銷戰略和策略的優劣,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爾夫運動;營銷策略;戰略
高爾夫球運動起源于十二世紀的蘇格蘭,十五世紀盛行于英國,二十世紀風靡五大洲。在世界上與網球、足球并稱為三大體育產業。GOLF的L代表陽光,陽光是一切生命的開始,沐浴陽光就是享受生命。 GOLF的F代表友誼,也是高爾夫球運動的魅力所在。在現如今注重享受的現代社會下,高爾夫成為了人們休閑時必不可少的一種運動。
一、揚州市高爾夫俱樂部現狀
揚州高爾夫俱樂部自2006年成立,經過早期廣泛宣傳,具有一定知名度,吸引了不少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臺等外資企業的客戶來此體驗。年銷售額達100萬,其中外資企業會員客戶占70%,是俱樂部經營的主要客戶。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受大氣候影響,許多外資企業客戶退出了俱樂部的會員制,以至于俱樂部的經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目前靠100名左右會員顧客和一些零星訪客維持經營,但經營狀況還是每況愈下,基本不盈利,甚至到了虧損的邊緣。
二、揚州市高爾夫俱樂部營銷優勢劣勢分析
(一)優勢
1、經營環境趨益
世界宜居城市的國際品牌影響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客商到揚州來,也為高爾夫帶來了潛在客源。高爾夫球場位于揚城西區,風光迤邐,環境優美,配套成熟。做為揚州的新城,西區的環境也是讓人滿意的,大片的綠化,整潔的街道,讓人流連忘返。
這里是城市規劃未來重點發展的區域,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毗鄰揚州火車站,緊鄰西區行政中心,地理環境優越。周邊綠化覆蓋率高,基地本身由一條人工景觀河道環抱。天然景觀資源豐富?;鼐嚯x揚州火車站直線距離為1公里,距離西區行政中心2公里。與體育公園、雙博館、京華城LIVINGMALL近在咫尺。
2、配套設施齊全
會館分上下兩層,設計現代,時尚高雅。館內設有多間貴賓室、專賣店、存包間、茶餐廳、棋牌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香濃漫溢的咖啡,幽幽飄香的雅茗,無論春夏秋冬,邀三兩好友,請幾名商賈,來這里放松身心、聯絡感情、尋求商機。
(二)劣勢
1、受目前經營狀況的影響,俱樂部財政上嚴重受挫。
2、由于經營狀況慘淡導致的裁員,俱樂部欠缺一批專業的職業教練、市場營銷隊伍和經營管理人才。
3、由于缺乏宣傳,許多潛在顧客對俱樂部的一些娛樂項目及其價格情況不了解,許多外來游客更是不知揚州有高爾夫球場。
三、揚州市高爾夫俱樂部營銷策略和戰略
(一)營銷戰略變革
1、明確市場定位。企業依照競爭者現有產品所占市場,根據客戶對該類產品某種特點或屬性的看重程度,為自己的產品創造不同凡響、給人記憶昭著的印象,并把這種印象靈活地傳達給客戶,進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一個明確恰當的位置。揚州高爾夫俱樂部占有獨特的地理位置,且在揚州城內僅此一家,可以說是無競爭威脅。
2、加強高爾夫市場籌劃,具化市場。依照高爾夫市場營銷的特征,將高爾夫市場區分為三個具化市場:會籍市場、訪客市場、商務市場。
3、著重高爾夫目標市場取舍。所謂目標市場,就是指企業將市場具化之后不同的各個“子市場”中,所采用的企業營銷活動之“矢”而瞄準的市場方向之“的”的優選過程。
(二)營銷策略創新
1、樹立價值營銷觀念
建立項目中心業主專享會所,建議引入知名會所管理公司對項目會所進行管理,會所內增加商務會議室、養生茶吧、餐飲養生吧、足療等高端功能,滿足業主修身及企業接待辦公的需要,體現項目的檔次,建議在高爾夫活動期間,由銷售人員及外援向客戶詮釋。
2、會籍銷售策略
高爾夫球場的經營模式:會員制球會的設立,必須定位準確,必須十分重視會規、會章的制定,重視對會員權利和義務的承諾和界定,重視這些規章制度對經營管理的長期影響,打造最具餐飲特色(綠色、健康、養生)球會、最佳球道特色球會。
3、價值提升策略
第一,走精品路線。強化與高協和政府的溝通合作,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提高球會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其次,提供增值服務。提高對會員的精細化服務水平,提高會員滿意度、忠誠度。
再次,突出品牌特色,打造高爾夫體驗式營銷模式。以服務為重心,以高爾夫會藉和高爾夫球場為載體,為消費者創造出值得回憶的感受。
最后,淡化價格營銷,實施高爾夫價值營銷模式。通過高爾夫顧問式的服務實現更多的附加價值。實現由“價格營銷”向“價值營銷”理念的轉變,這不僅僅是一種營銷方式在形態上的變化,重要的是營銷觀念在內涵和本質上的改變。這種改變,會使營銷本身存在的意義變得更具內涵。
參考文獻:
[1]邵雪云.我國高爾夫運動參與者社會特征及其參與行為研究[D]. 北京體育大學 2007
[2]仲鴻美.北京市高爾夫運動參與者的基本特征和消費情況的研究[D]. 北京體育大學 2013
[3]莊昌營.四川藍光觀嶺高爾夫運動休閑球會營銷策略研究[D]. 成都體育學院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