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摘 要:本文從內部控制理論入手,分析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的現狀,給出完善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體系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完善。
中圖分類號:F832.35
農村信用社是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地方金融機構,它承擔著支持服務“三農”發展的重要責任,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地發揮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提高農村信用社員工隊伍素質,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體系。只有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保障農村信用社實現經營目標和遠期效益目標,保證農村信用社遵循法律和規章制度,遵循農村信用社的政策、內部規定和程序辦事,合法合規經營,降低發生意外損失或信譽受損的風險。
一、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的現狀
農村信用社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已初步建立了內部控制的框架體系。但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內部控制職責不明確,內部控制措施不完善,內部控制保障不夠,內部控制評價和監督不夠。
(一)內部控制不能做到貫穿全過程和覆蓋各項業務流程和管理活動及所有的部門、崗位、人員,在業務流程等方面沒有真正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
(二)在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和清晰的報告關系上存在缺陷。沒有明確董事會在建立并實施內部控制體系方面的職責,監事會也沒有盡到在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履行內部控制職責方面的監督責任。沒有設立專門的內控管理職能部門,內部審計部門很少對內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審計,業務部門不能嚴格執行業務制度和操作流程的相關制度規定。
(三)內部控制措施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健全,首先沒有全面、系統、規范的業務制度和管理制度,沒有執行標準統一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確保規范運作,信息系統控制急待加強,沒有規范的部門、崗位職責說明,有不相容崗位和重要崗位及規范員工行為的相關制度但執行流于形式。在執行會計準則與制度上因員工素質不能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完整。
(四)從業人員不具備必要的專業資格和從業經驗,不重視員工培訓,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沒有達到要求就上崗,沒有企業內控文化引導員工樹立合規意識和風險意識,員工的職業道德水準要提高,員工行為規范要完善且監督執行到位。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在績效考評體系中合理設定內部控制考評標準評價內部控制管理活動。
(五)沒有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施和運行結果的評價制度確保內部控制評價工作規范進行。沒有建立內部控制監督的報告和信息反饋制度和內部控制問題整改機制,不能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沒有建立內部控制管理責任制規范管理層的管理責任和內部審計部門、內控管理職能部門及業務部門的直接責任。
二、完善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體系
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是外部監管對農村信用社的要求,也是農村信用社增強自身發展能力的內在需要。結合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農村信用社現狀且行之有效的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體系,解決其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其內部控制能力,改善其運營水平,增強其經濟實力,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保證農村信用社的穩健經營。
農村信用社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明確內部控制職責,完善內部控制措施,強化內部控制保障,持續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和監督。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要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各項業務流程和管理活動及所有的部門、崗位和人員;要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要堅持風險為本、審慎經營的理念。
(一)建立由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內控管理職能部門、內部審計部門、業務部門組成的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報告關系清晰的內部控制治理和組織架構。董事會負責保證建立并實施充分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監事會負責監督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及其成員履行內部控制職責,高級管理層保證內部控制的各項職責得到有效履行并負責組織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充分性與有效性進行監測和評估。設立專門的內控管理職能部門,內部審計部門審計內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業務部門嚴格執行相關的業務制度和操作流程規定。
(二)采取合適的內部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對各項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制定全面、系統、規范的業務制度和管理制度,合理確定各項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的風險控制點,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執行標準統一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確保規范運作。用一定的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對各類主要風險進行持續監控。建立健全信息系統控制。全面系統地分析、梳理業務流程和管理活動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崗位和重要崗位,實行輪崗或強制休假制度,不相容崗位相互制約。制定并實施規范員工行為的相關制度。嚴格執行會計準則與制度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完整。
(三)提供內部控制保障。建立貫穿各級機構、覆蓋所有業務和全部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統和業務操作系統,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確保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及時了解經營和風險狀況,確保相關部門和員工及時了解與其職責相關的制度和信息。加強員工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專業資格、從業經驗、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合理設定內部控制考評標準,并根據考評結果改進內部控制管理,培育良好的企業內控文化,引導員工樹立合規意識、風險意識,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水準,規范員工行為。
(四)建立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和監督檢查體系。建立內部控制評價制度,確保內部控制評價工作規范進行。內部控制評價由董事會指定的部門組織實施。至少每年開展一次。有重大實質影響的事項發生時及時組織內部控制評價,運用內部控制評價結果。內部審計部門、內控管理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都要承擔內部控制監督檢查的職責,建立內部控制問題整改機制,明確整改責任部門,規范整改工作流程,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建立內部控制管理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董事會、高級管理層承擔對內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損失的管理責任。內部審計部門、內控管理職能部門承擔對未適當履行監督檢查和內部控制評價職責的直接責任。業務部門承擔對未執行相關制度、流程,未適當履行檢查職責,未及時落實整改的直接責任。
參考文獻:
[1]蔡國華.淺析農村信用社會計內部控制狀況.《東方企業文化》 ? ?2013年 第3期
[2]洪小虎.簡述農村信用社會計內部控制的完善.《內部控制》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