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志遠 劉永順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時代性很強的課程,與經濟、政治現象緊密相連,并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而不斷更新。青年一代要承擔起中華復興的重大歷史使命,就要了解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要知曉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透過這扇“窗口”了解國內外大事,拓展知識視野,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思想基礎。所以,時事政治是思品課的有機組成部分。思品課如何結合時事政治材料進行教學,在學生中形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良好氛圍,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就思品課導入時事政治材料進行教學,提出幾個觀點。
一、時事政治材料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
時事政治教學作為政治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時政方面材料不只是時事教育本身的需求,同時也是完成政治課程教學任務的需求,融入時事政治材料教學:其一、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提升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結合時事政治進行教學,不只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需求,同時是時代進步的需要,教師在講解中結合時事政治,是把理論的教學內容和時事政治熱點問題有機融合在一起,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觀點以及方法去觀察、分析時政熱點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時事,喚起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濃厚的興趣,并能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其二、能夠提高學生觀察與分析能力,促使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現象。
二、時事政治材料在思品教學中的運用
(一)課前新聞播報
利用課前的時間,進行時事播報。我們讓學生課外搜集、整理時事政治材料,每一節新課程開始之前,會派幾個學生進行新聞播報,要求他們捕捉熱點、焦點,同時避免內容多次出現。在學生演講之后,教師再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對學生發表的觀點、看法等加以必要的指導,對一些模糊認識進行正確引導。課外讓學生收集、整理時政材料,能夠促使學生把目光從狹窄的空間轉向遼闊的社會大舞臺,讓他們去關注、去感受世界的千變萬化,體會時代的脈搏,使他們關心社會、關心祖國,關心人類的優良品質,引導學生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經過長期訓練,不僅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更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熱點話題導入
把時事熱點作為情境材料,融入新課,是思想政治課解決理論結合實際的重要渠道。以新鮮的時事熱點開場,往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思品教學的高效課堂。
(三)時政有機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思品課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我們進行時事政治教學的基本手段。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首先,就要學好思想政治課教材的理論,然后根據教材特點,聯系囯內外時亊政治進行教學,讓二者有機結合,這既可使學生掌握時亊政治,又可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辦好時政小報。
我們利用校園櫥窗開設學校時事政治小報專欄,學校政治興趣小組負責編輯,每半月一期,詳細介紹重大時事政治。教室后板報開設時事政治專欄,由班干團支部負責。時事政治小報由學生輪流選材、設計、剪輯、編排。從他們所做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學生有著很強的表現欲望,希望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在資料收集過程中,他們顯露了各自的才能,又不經意間將其他學科所學整合進了政治學習的課堂;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中,補充了自己知識上的不足;在小組合作中,培養了團隊精神,認識到團隊的能量是巨大的,大家在工作中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與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悅。
(五)舉辦知識競賽。
競賽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有效方法。近些年,電視普及率不斷上升,有些電視臺的知識競賽節目,已經激發了中學生濃厚的參與興趣。為此,我們定期舉辦時事政策知識競賽,通過小組競賽選拔一個得分最高的選手參加搶答賽。根據實績對參與搶答賽的選手,均給予不同等級的獎勵。此項活動符合年少活潑的中學生心理需求,同時也激發出中職生對時事政策的興趣,強化了時事知識的傳播。
(六)利用電教教學。
我們時常采用直觀、具體、形象的東西感染學生,使時亊政治教學內容具體化,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多聽、多看、多記、多練。多聽,要求學生毎天準時收聽廣播,收看電視新聞;多看,要求毎個學生多看《半月談》《時亊政治報》等報刊雜志;多記,要求毎個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把亊政治教材分成國內囯際兩部分記下來;多練,就是利用學習園地和黒板報,堅持毎周更換出版一期時亊政治園地,毎周舉行一次時亊政治測驗,每學期進行專題輔導,一次全校性的測驗,這樣既可以使參加者加深認識,又可使旁觀者得到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正確選擇與運用時政資料,能夠帶動中職生學習興趣,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中,同時要處理好時政資料和教材知識的關系,始終堅持把教材放在首要位置,時政資料作為有益補充,切記不能本末倒置,過于重視時政資料而忽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