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實時智能并行停車系統
平行停車對于駕駛員來說是一項較困難的操作,提出了一種在線運動規劃的方法,通過尋找停車空間、規劃停車路徑這兩個階段,使車輛象在非完整約束下的移動機器人一樣自動向后平行停車。
在尋找停車空間過程中,常用到紅外線、超聲波和無線電傳感器。隨著技術的發展,圖像處理和神經元網絡方法也應用于該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在停車場地拍照,然后應用圖像處理技術提取停車場地的特點,通過多組圖片估計車輛可能的停車位。
在停車路徑的規劃中,由于障礙物的存在,控制系統必須考慮兩個方面:避開障礙、到達指定停車位置。目前通常使用模糊邏輯算法來計算停車路徑,該算法通過熟練駕駛者的行為經驗得出,同時與神經網絡結合,在傳感器信息的基礎上建立神經-模糊控制網絡。
為了避免與障礙物相撞,停車路徑起始點適合區域的確定要考慮3個方面的限制:障礙物所處環境、車輛和障礙物的距離、相對于最終位置的車后輪轉角(圖1)。
采用Matlab軟件進行仿真驗證。仿真環境為二維笛卡爾坐標,將車輛看成特定尺寸的矩形,其尺寸小于停車場地。車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設定為4.5m和1.5m,停車空間的長度是車長的1.8倍。仿真結果如表1。

表1 仿真結果
仿真結果表明,起始位置對智能停車過程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Parisa Masoumi Moghri et al.2012 IEEE The 16th CS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ignal Processing(AISP 2012).
編譯: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