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酬
9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推動內外資公平有序競爭。針對擴大全方位主動開放,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創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等問題,會議認為,目前我國國際快遞業務已基本對外資開放,主要城市國內快遞業務也已對部分外資企業分批開放。依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讓國內外快遞企業同臺競爭,有利于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使廣大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會議決定,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范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會議強調,要堅持放管結合,確??爝f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應當指出,快遞業在中國的誕生與發展,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電商行業的迅速崛起,進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快遞員工的每一個腳印都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前行。而完全“國產化”的快遞行業缺少外資和外來先進服務理念、觀念、經驗的融入和參與市場競爭,國內快遞企業的某種惰性又逐漸顯現出來,公眾對快遞行業所暴露的種種亂象也是詬病頗多,小快遞企業無序競爭坑害客戶,大快遞企業行為失范服務水平不高,快遞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已經制約了快遞行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快遞業存在的問題,既有快遞業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層面的原因。在全面放開快遞市場的同時,首先應該是對政府行為的有效規范。一是完善經營許可程序,加強資質審核,簡化手續,提高效率;二是推進快遞與電子商務、制造業聯動發展,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順暢對接,支持解決城市快遞車輛通行難等問題,保障寄遞安全;三是鼓勵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完善和落實重組備案、外資并購審查等制度,加強代理和加盟企業管理,嚴肅查處非法經營、超范圍經營、違規代理等行為。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的文明與發展,快遞行業已經融入并與人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且經過30多年市場磨礪,快遞業向市場全面放開的時機已經成熟??爝f業需要在競爭中發展,更需要在發展中規范,將國內快遞市場全面放開,促進物流業上臺階,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更倒逼快遞業以更規范的操作,更優質完善的服務適應市場,除了拉動內需、促進就業、穩定經濟增長和繁榮快遞市場等之外,從中獲益匪淺的依然還是普羅大眾。因此,全面放開快遞市場,倒逼企業規范發展,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情勢所需,更是國人的現實與未來所需。
中國快遞業或將面臨又一個拐點,在規范中發展即將譜寫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