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華南稻區和長江中下游稻區早稻生產處于春耕備耕關鍵期,并將陸續進入播種育秧階段。針對當前南方氣候特點和今年早稻生產實際,農業部水稻專家技術指導組給出南方早稻育插秧技術意見:
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播種。南方地區天氣回暖速度快,各地要搶抓農時,加快春耕春種進度。當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12℃時,搶抓冷尾暖頭播種。品種選擇上,要著眼雙季稻周年增產目標,做好早晚稻品種搭配。播種時間上,長江流域早稻應在3月下旬到4月初完成播種,其中拋栽和手插早稻在3月25日左右、機插稻在3月底、三熟制手插早稻在4月初完成播種。
加強分類管理,提高秧苗素質。“秧好半年禾”,培育壯秧是獲得高產的基礎,各地要加強播種后秧田管理。如遇持續低溫陰雨天氣,要適時兩頭揭膜通風,防止病害;如遇持續晴日高溫(膜內≥35℃)天氣,要揭膜通風,防止高溫燒苗;如天氣由持續陰雨突然轉晴時,要及時通風煉苗,秧床應邊揭膜邊灑水或灌水。旱育秧田塊要做好清溝排水,做到雨住田干,塑造旱育秧強根優勢;大棚育秧田塊,尤其是采用育秧基質的機插田塊,及時噴水,防止秧苗失水死苗。通風煉苗后勻施苗肥,一般每畝秧田施用尿素4-5公斤,拌磷酸二氫鉀1-2公斤。移栽前5-7天用1%~2%的尿素液淋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每畝秧田施用4-5公斤尿素。當大棚秧苗發生立枯病時,及時噴施殺菌劑,防止病害擴展。
強化技術指導,確保栽插質量。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時搶晴天插秧。機插田塊要提高耕整質量,移栽前田塊要沉實,做到適時早插,力求淺插,適當增加密度。生產上秧齡一般15-20天,宜選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機,避免秧齡過大引起的緩苗期延長,每畝早稻栽插2萬穴以上。手插或拋栽田塊要保證栽插密度,提高均勻度。秧齡一般25-30天,高產田塊每畝栽插2-2.5萬穴,雜交稻每穴2-3本苗,常規稻每穴5-6本苗,基本苗每畝要分別達到5-6萬和10-12萬。三熟制早稻田塊要增加栽插密度。秧齡一般不超過35天,每畝栽插2.5萬穴以上,爭取以多穗獲得高產。